《红楼梦》至今我已阅读三遍。没有另外一本书,能让我下此狠心,花大力气去读上三遍。第一遍囫囵吞枣,感觉红楼体系过于庞大,诗词歌赋过于生涩,难以消化;第二遍浑浑沌沌,对人物、线索稍稍有些印象;第三遍边读边查,才对人物的性格折射、情节发展高低潮、景物精彩绝伦描写有丁点的欣赏到。三遍看下来,还是意犹未尽。
这是怎样一部书呢?在我难读懂它的时候我仍不愿意放弃它,在我有所领悟的时候,还想继续去领悟它。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想读它,在我四十岁的时候仍想读它。年少时没有明白的地方,年长一些或许就明白了。现如今,第四次捧起,觉得那就是一位老朋友,一点点也不生疏,里面有熟悉的人物呈现,情节的发展,命运的归结,一棒起它,就立马浮现在眼前,虽然上一次见面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但它更象一位新朋友,永远有我未曾发现的惊喜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这一次又会领悟到多少呢?
最近跟着老师们在学写作,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读红楼后感,哈哈,那这次就以写作的角度去读它前面几回,浅淡一下吧!
第五回,现在看来,其实是整部小说的真正开头,它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里做了一个梦,梦里去了一个叫作“太虚幻境”的地方,里面放了很多大柜子,柜子的各个抽屉里放着一张张写有诗句的画。看完整部小说的人都知道,那些诗句正是贾宝玉遇见过的女性的命运。如果是一篇观点文,在文章的开头就抛出论点,未尝不可,可一部小说,作者竟把故事的结局放到前面来写,也是很特别,很大胆的事。就这样不设疑,作者不担心读者看了结局就对后面的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都不感兴趣了吗?
在我看来,你我诸等有此想法,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作者根本不会担心,这其中的巧妙之处我归结有二个。
第一,所有的判词(即结局)都是用诗句和图画隐射呈现,都是模棱两可的。就象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我们在没有通读整部小说的时候是很难读懂诗句真正意义,这个“一从二令三人木”据说连研究红学的专业人士至今都没有拿出让人真正信服的解说。这一首首判词就象一个个灯谜,作者就是这么明目张胆地挂在那里,让你们去猜,他料定你们猜不透。宝玉看了这些他也是浑然不知,我们初读又如何而知呢?这就象那谍中谍,作者用可解又不可解的结局给读者又设了一个局,让读者用后面真实的情节发展去印证这个结局,而非简单地用结局去引导情节的发展。在每读到一个女性命运走向终点时,再翻到第五回去印证,这样翻来翻去看也是件有趣的事。
第二,我认为曹雪芹以这样的格局开写高明之处,他料定抓住了人性,他触到了生命的本质。对于命运,有多少人会在生命开始时就刻意去关注它,即使关注了,又有多少人会领悟它?即使领悟了,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去改变它?命运之列一旦开启,有的是日渐增长的对它的依赖,对它的臣服。所以说作者把结局大胆地放在前面,意在告诉诸位,即便你窥得天机,获知命运的结局,你也未必能读懂,能读懂也未必能化解。命运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就如贾宝玉,他窥得天机,但他不解,的确他也解不了。晴雯是他身边一个非常重要的丫头,因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一心想要嫁给宝玉,被赶出贾府,最后临终前用最后一丝力气咬断三个指甲给宝玉。贾宝玉连一个丫头的命运都改变不了,他又如何有能力去改变整个贾府的命运?所以说,结局告诉你又何访?
说完了立意方面的,接下来,说说第五回的场景铺排。贾宝玉先进入上房的时候看到有画贴上面,故事为《燃藜图》,这是劝人勤学苦读的画,又有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一个十二三岁,不爱读《四书》、《五经》,常常被父亲打了上学去的少年郎,看见此等勤勉词,头也是会两个大,铁定是不肯住下的,后来才来到秦氏的房间。小说里对秦氏房内的场景铺排是十分夸张的。首先是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接着是百宋学士秦太虚写的对联“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不超过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又展开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鸯枕。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里,我是反感的,感觉作者写得太夸张、太明显了,怎么把这一大箩的东西全都搬来了?要写闺房里的奢侈也不用这样用力啊,因为当时也没有对这些物件的出处进一步进行查证和理解,所以实在是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写。后来得另一版本的红楼,它有一部份的注解,重看这一章节时才发现这些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典故,而这些典故的相同点都是香艳之物。可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场景铺排如此多的香艳之物呢?原来是为了贾宝玉的第一次春梦做的埋伏。作者是如此小心又真实地给了贾宝玉这样一个房间,才会顺理成章的让他悠悠荡荡入梦来,有了人生第一次春梦。不然面对四书五经,他又如何进得了春梦,如何让他成长?
除了本章节的立意、铺排让我很意外,琢磨了好一阵子外,第五回里的判词本身也是一个个非常有趣的谜。有几首词里甚至包含了好多个谜,它真的可以细到拆词分字来探究。这些判词,有些明朗易懂,有些到现在为止都无人能解,真的耐人寻味。作者把意境写进每一个字里头,让读者进入无穷无尽的思考中,对于一部几百万字的巨作来讲,是怎样一种等量关系啊?
我举例子来说说,如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就这四句诗词隐含了许许多多东西。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反过来读就是林黛玉,金钗雪里埋,金钗就是宝钗,薛宝钗名字也在里面了。“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是两个有名的典故,这里不再复述,作者用前面一个典故描写了宝钗的德行美,用后面的典故描写黛玉的才华美。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挂在枯木上,是林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而金钗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除了这些字面的释疑,这首判词里还隐含了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作者留给读者的,就连晴雯一个丫头都有单独一首判词,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么重要的角色,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人放在一首判词里?关于这个,我也不枉自猜测,留待下回另找资料来补充了。
另外一首判词也是让我疑惑了好久的,就是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生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记得当时初读它时根本没有看出这写的谁,后来得一有注解的版本,说是秦可卿。判词里明明说她的结局是悬梁而尽,可小说里秦氏真实为病死。对于这一段,我又找过其它的红楼解说来探寻原因。真正象是在海底寻宝藏一般有趣,哈哈,我在此也不公开了,卖一个关,待真正喜欢看的人自己寻答案吧!
红楼被我浅浅说,尚不知你会急急看?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