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身着汉服,是参加沈阳市的花朝节。从我的大学到很远处另一所,跨越了大半个沈阳,依旧和学校里共同喜好的三个女生一起,毅然前往。
在寝室换好汉服,室友很认真的说好看,然后也很认真的问我,你……确定要穿它出去吗?
还没走出校门,就收获了数不清的议论与细声评判,拿着手机拍同行的妹子时,发现照片里乱入的少年也在拿手机拍着我们。甚至有人上来问,请问可以拍照吗?
中途打车的时候,我们四个还开玩笑的说,司机会不会以为穿越了?然而到了那里打开车门的一瞬间,就被满目的汉服所吸引。
校园里的长廊被为来得及苏醒的藤蔓所包围,藤蔓上系满了红签,像是古代的胭脂等人共赏,又像满心的愿望,系于枝上。
而我最爱这一句,含羞复见郎君面。
无态魅国,无意蹉跎,我是人间惆怅客。
眼底温存,缓行香在,含羞复见郎君来。
男生们投壶较量的不亦乐乎,而我们试了几次未果只好安心游玩,好在景致算是不错。
看着周围的姑娘翩翩转动带着襦裙的起舞,或是穿着褙子的少女,慵懒而恬淡的坐在精致的亭子,妈妈年级的人因为爱着汉服,带着小小的宝宝穿着可爱的曲裾,或是那边牵着手的情侣,男生身着的大氅和女生身上精致的妖裙。
此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这画面好像就是这样,太美好,如梦中闻听又怕惊醒,像是隔了山海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山海具平。
归于长廊,手中的红签用来书写愿望。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玲珑骰子安红豆,这入骨相思,君可知否?
正式进入花朝节,插花的艺术和古琴的悠扬环绕于周围,耳边满是香气。环绕而坐的姑娘们,安静的看着身着汉服跳着绝美舞蹈的姑娘,看着演绎古琴灵动悠扬的汉服汉子,看着祭花神的节目。那一瞬间就觉得,这是我们的花朝节,只是我们的。
这一路上,太多人议论和指指点点,听见很多人议论说,“这是cosplay吗?”“这是和服吗?”
突然了解曾关注贴吧时,看见讲汉服作为常服的那个姑娘,满心的委屈。没有人理解,也很少人懂得,一句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将要面临多少的不理解和议论,可能你尝试过一次便懂得。
而这一切,因为是我们的文化。
我不想在很多次的各民族齐聚中,看见汉族人只能身着国外传来的西装领带或者穿着属于满族人的旗袍,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华服,精致美艳不输众人。
“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忘了角徽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身着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中国礼仪之邦,而我只想拾起我的属于我的文化,穿起属于我的衣裳。闻我汉唐,数百年文化结晶成不朽的篇章,朝代更张,而我忘不得,那羽衣叫霓裳。
回来的路上,听一个小孩子稚气未脱的声音说,“妈妈,她们穿的衣服好漂亮。”在她身旁的中年女子很温柔的告诉她,“宝贝,这是汉服。”也许她们不知道,听到这几个字,是心里多大的安慰。
孩童摇头晃脑咿呀学语,老人给予的是无数诗篇。嵇康临刑前的绝唱,是宽袍毅然临别于蓝天,李白的月下独酌,长袍飘逸羡煞多少文人墨客,苏轼的洒脱释然,赤壁下长衣飘飘,羽化而登仙。
《诗经·秦风》中高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国学热潮,未能忘本,国人诗兴未泯,文化也想认祖归宗。
华服亦未灭,长衣还萧索,傲然于天空,同袍可愿,俯身着这最美的霓裳,同游一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