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长春三周年的日子,觉得应该写点文字纪念一下。
三年前,公司领导陪着我一起来长春交接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东北的土地。想过公司会派我到外省的城市,但东北,从不曾在我的想象范围内。
当我从领导的电话里听到“长春”两个字的时候,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这个城市,对我太陌生而遥远了!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各种意外和惊奇,你乐意也好,不乐意也罢,该经历的,一步也躲不过。
这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在这里,我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美好与不足,体味着东北人的豪爽与热情,也品味着这里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环境篇
当出租车载着我们进入市区,极目望去,发现街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像天女散花一样,向着行驶的车辆撒下纷飞的花絮。
“哇,真多啊!这就是传说中的杨絮吧?”望着满天飞舞的飞絮,我怀着几份新鲜与好奇问出租车司机,脑海里正脑补着小时候课本上读到过的内容。
“是的,不过现在道两边这种树已经少很多了,因为这玩意飞到车上会钻进发动机,影响车辆行驶,现已改种别的树了。”司机回答。
这是来这个城市的第一个“东北印象”。
刚来的前几天,是在单位斜对面的酒店里住。住的是五楼房间,早上起来,习惯性地把窗户打开通风。
晚上回酒店,临睡突然发现,床头柜上有一层灰,用手比划一下都可以写字了。脑子一头雾水,这好端端的房间里是哪来的灰?突然想起上下班过马路时那狂乱的风,一阵激灵,赶紧看床上,发现从被单到枕头,全是厚厚一层灰!一下子傻眼了,天呐,这床还能睡人吗?!
五月份,正是这个城市风沙肆虐的季节,我这个可怜的南方人,一来就被给了个下马威。
夏天的长春,虽也炎热(跟南方四十多度的高温相比,这里其实还不能算炎热)。三十度以上这里就算高温了,但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觉并没有难熬的热,也不会有皮肤被汗水粘在席子上的难受。大多数人家家里不装空调,因为夏天一般一架电风扇可以解决,冬天有地热不需要空调。
来长春住的第一套房子,在十四楼,朝南,最是冬暖夏凉,严格来说,应该是冬热夏凉。因为我在整个寒冬,居家穿的都是南方夏天的真丝吊带裙,晚上睡觉好多次热得忍不住起来开窗户,当然只是开个缝。要知道,外面可是零下二三十度!
最有意思的场景,是自己穿着吊带睡裙,站在窗前静静的看窗外大雪纷飞的情景。室内室外那温差,绝对不下六十度!没有来过东北的人,自然是感受不到这种意境的噢。
迎来第一个漫长的冬季!整整五个多月的冬季,满目苍凉、一片萧条!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压抑。
南方人想象中的北国,是白雪皑皑,无比浪漫的。但真正生活在这里,却很难有浪漫的感觉。
下雪的时候,内心是欣喜的。原以为只有南方人有这种喜悦,后来发现,这里的人看到下雪同样兴奋、开心。
马路上扫雪车很是积极,下雪不一会儿,扫雪车就上路了。南方雪下的少,是看不到这种车的。路上还得撒盐,防止结冰。
但这都是大马路的待遇,至于小区里的小道,那就遭殃了。雪后的好多天,这些小道都成了冰道,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上下班的路上,基本是踩着冰走的。有时候从商场出去到家里,一路全程踩在冰上,一步一步,那个小心翼翼,可不是“如履薄冰”这个词能形容的。
第一年冬天,我是实实在在地摔了几跤,充分体验了冬天之艰辛。后来长记性了,走路总小心翼翼,不再吃这个苦头。
也经常会有小区的人主动扫雪的,非常感激他们的主动付出,经过他们的时候会朝他们笑笑,或者说一句:辛苦啦!
去年的雪下的特别少。好长时间没见下雪,好多的人感冒咳嗽生病。人们就会说,赶紧下雪吧,下雪就可以把空气中的脏东西盖住。
冬天风大,空气干燥,吹得满天飞的尘土吸入肺里,能不生病吗?
零下二三十度,还吹几级大风,那个寒冷,我常跟南方的朋友说,你想象一下把自己装进冰箱冷冻柜的感觉吧,再给你扇点凉风!
屋内大多暖气充足,在单位里有人整个冬天可以穿短袖衬衫。但这温暖的享受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笼罩整座城市的严重雾霾!
每次休假回来,走出机场大门,吸入第一口这里的空气,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煤烟味,喉咙就开始难受。只要是在冬天暖气开放的季节,基本是这种情况。感觉自己的喉咙对空气也太敏感了。
出门穿衣,进门脱衣,一天内不停重复这几个动作。就算心里万般不情愿,你又能跟老天对抗吗?不穿大衣出门试试?!
早上到办公室,保洁大姐总会热心地提醒我:“赶紧把外套脱掉吧,不然衣服上的寒气就进入体内了。”
习惯了出门戴个大口罩,却怎么也无法习惯那个狂躁的风沙!每每路上那张牙舞爪的风,把我的头发吹得凌乱不堪,心里总是一阵懊恼。满天飞舞的塑料袋纸屑垃圾,让我不得不时刻提防着,千万别冷不丁吹到我脸上。
南方的三月四月,早已桃红柳绿,繁花盛开。在这里,树照样还是光秃秃一片!一直要到五一前后,一周之内,就可以看到公园、街道两旁的树全部变绿,各种花儿竞相绽放!确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只不过,这春风,是肆虐的、狂暴的风沙。不出半月光景,刚还在赞美花的艳丽多姿,转眼已被吹得香消玉损,不见踪影。花期之短,令爱花的我辈只能表示一声叹息!
公园赏花人之多,令我叹为观止!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长春适合周末游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
夏天来到,我的心情就变得舒畅起来。冬天的寒冷和雾霾离去,春天的风沙也消声匿迹。呈现在眼前的,是满眼苍翠,蓝天白云!一年四季,真正舒服的,也就这短短的四个月。
很喜欢北湖的环境,静谧、优美!这是一个湿地公园,离城区比较远。一个人去过几次,都是在夏天。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中,满眼碧绿的荷花池,一支支荷花婷婷玉立。很想看看冬天白雪覆盖的北湖,只是冬天实在寒冷,一个人实在提不起那个勇气。
第一年的十月底,影城小伙伴们为了让我尽快融入到他们当中,第一次主动自发地组织了烧烤活动。买了各种烧烤食材,悄悄地到某人家里,分别弄成一个个的串,都是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真够有耐心的。跟我说这是影城开业几年来第一次组织烤串,看来我的待遇真不错!
这样的烧烤后来又组织过几次。小伙伴们烤串的手艺以及对现场卫生的清理行为,要大大地点个赞!
让我惊讶的是,居然可以在小区公园的亭子里烧烤!就在我住的小区里面!支起两个炉子,搬来了小桌子和凳子,大张旗鼓。“这样也可以?没人管么?”我忍不住问。“没人管啊!”确实没人管,后来我又多次看到,小区里的人直接在自家单元门口或空地处支个炉子就烧烤,随时随地。(这边小区的管理确实比较乱,其实市区其他大部分地方管理还是比较好的。)
每次出差去火车站,心里都不舒坦。车站小,人多!平时取个票也象赶春运似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从车站可以反映出来。这里的火车站,总感觉是杭州、上海等城市十几二十年前的水平。环境不好,特别是站前广场,毫无现代化的感觉。站内管理也相对落后。
二、人文篇
第一天上班,赶巧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一个会议,会议结束协会请大家一起用餐。正巧跟协会几位领导一个桌,当听说这是我来长春工作的第一天时,会长半开玩笑地说:“今天这顿饭就当是为你接风了!”同桌大家相互介绍认识留了电话,其中一位更是特地关照:以后在长春有什么事尽管给我打电话!一下子觉得:这里的人真热情啊!
这第一顿饭,也让我第一次尝到了东北的一道地道特色菜:锅包肉。并从此记忆深刻。
认识的第一位大姐,是某公司派遣到影院的电影监片张姐。
第一眼见到她,小巧的个子,黑色的西服,结合她的工作,感觉这人好严肃。
主动热情地邀请张姐到办公室来聊聊,结果一通聊天结束,张姐总结:厉妹啊,原还以为你这人不能好相处,没想到跟你唠嗑很轻松,心里舒坦,我交定你这位朋友了!
从此张姐就经常从家里给我带好吃的,每次陪我去逛商场,非得请我吃饭。有次还特地来电话跟我说:“妹啊,以后不管啥时候,就算回老家了也都要记得长春有我这位姐啊,以后来长春玩,吃我家住我家的。”再一次感受到长春人的热情豪爽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这边的第一个农历生日,是和街道的郑姐一起过的。郑姐,也就比我大十天而已。第一次来我办公室,聊上几句以后就像老朋友一样了,告诉我:改天让我老公请你一起吃饭!又是一位热情豪爽的东北女人。
一次郑姐老公请我们在一家大饭店吃饭,席间听我们说起,我俩的生日只差十天。于是承诺一定要给我俩在大酒店里请客一起过生日。一下子心里满满的温暖!
也有不和谐音。第一个国庆节,因为放映机出了点小故障,导致放映中断。绝大部分顾客都满意处理结果,准备离场。唯有两位美女,纠集怂恿着其他顾客得寸进尺,提更多无理要求。当听到我的外地口音时,用手指着我的脸,大着嗓门喊:“我是东北人你知道吗?!东 北 人!!!”
这是在告诉我,东北人是无理可讲的么?!!站我旁边的单位小伙,忍不住说一句:“真丢我们东北人的脸!!”
这是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恶劣的“东北印象”。
对于这个城市,对于问我是否适应这里的每位朋友,我都回答:我喜欢这里的夏天,不喜欢冬天!
坐出租车,一听我开口说话,司机每每问我,第一个问题是:“哪的啊?”我说:“浙江的。”又来一句:“哦,浙江的啊…”(浙,他们发的是二声)。第二个问题是:“这里还习惯吗?”第一年的回答基本是:“夏天不错,冬天太冷了。”第二年回答:“冬天太冷了,城市环境太脏太差!”到了第三年,就直接反问回去了:“你们自己土生土长的人都不习惯,一到冬天那么多人都跑海南去了,能习惯么?!”
出租车起步价特低,5元!司机都开飞车。刚来时太不习惯,问他们干嘛开如此快?!回答:“我就那么点时间,不开快能赚到钱吗?”也不是没有道理。
参加了一次狮子会的公益活动 。到桦㭵资助贫困生,队员都穿上狮子会的会服,戴上会徽,有组织有纪律的。也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家国际性的公益组织存在。
那次活动结束当地会员请吃饭,席间第一次看到面前盘子里黑乎乎的东西叫林蛙,迟迟不敢动筷。同桌人一再告知这东西很有营养,是美容的。鼓气勇气夹了一只,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嗯,味道确是很鲜美!
报名参加了一个所谓的房地产学院,结果课一节也没上,活动倒是组织了几次。一次聚餐上,看到美女们把两瓶啤酒倒入一只大碗里,而后端起大碗咕咚咕咚就往喉咙里灌。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东北女人喝酒的架势好像比男人更猛!至于直接吹瓶子这种事,就太稀松平常了。
滑了两次雪。原以为东北人应该都会滑雪,原来绝大部分人不会。就像我虽长在南方,却不会游泳那样。
长春人充满自嘲精神!自嘲东北男人爱吹牛爱面子的通病,自嘲东北人饮食只满足于嘴巴的快感不注重营养的肤浅。只不过,自嘲完了生活照旧。
这里有独特的酒桌文化。一人端起酒杯,必须说个一二三点,酒才能下肚。一大桌人,每个人都要轮到提杯,一圈过来,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所以这里的男人一顿酒喝上八九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东北人的口才,我想很大一部分是这样锻练出来的吧。
总体感觉,东北人爱讲话、会讲话。相比之下,南方人很多时候就太含蓄了,不愿说,或是懒得说。
东北的语言特别丰富生动,同样表达一个事情,南方的表达就显得书面化、比较无味。比如南方人说一个人长的难看,他们说“磕碜”,说一个地方脏,他们说“埋汰”。还有如“嘎哈?”、“咋滴了?”、“你瞅啥?”等等,都是南方的语言没法比的。
三、饮食篇
都知道东北的口味重。这里的人对于饮食,普遍只注重口感不注重营养,这点他们自己也承认。那个馒头啊饼的,油里炸过才叫好吃,那个什么粉啊面啊,碗里重重的全是红油,于我简直无法下口。更让我差点惊掉下巴的是,第一次看到,那满是红油的粉啊面的,外卖打包竟然是直接倒进白色塑料袋里,连个打包碗都不用。天哪!难道他们不知道塑料袋遇见高温的油,是会溶解释放有毒物质的吗?!太不可思议了!
最有代表性的东北特色菜,要数锅包肉、杀猪菜、酱排骨、蘸酱菜等,还有就是撸串、烧烤、东北冷面、烤冷面…
锅包肉很像南方的糖醋排骨,酸酸的甜甜的,只是用的是全瘦肉,没有骨头。
杀猪菜一般由东北酸菜、五花肉、猪血肠、粉丝等组成。喜欢吃东北大锅炖的五花肉酸菜,不大喜欢那个猪血肠的味道。
第一次看见东北人用干豆腐卷大葱,(干豆腐跟南方豆腐千张差不多,只是更有嚼劲), 是单位小伙伴第一次组织烧烤时,看他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所谓的蘸酱菜,由多种生菜组合,红色的水萝卜、香菜、生莱、臭菜、黄瓜、大葱、洋葱、青辣椒、干豆腐等,旁边配上小碟自制的酱。
很喜欢朝鲜冷面的味道。软糯的荞麦面,配上酸酸甜甜的冰爽汤汁,这味道是那么与众不同。可惜啊,牙口不好,这酸冷的汤可不敢多吃!听说延吉那边还有直接用冰碗装冷面的,那味道可就更酸爽了。
冷面好像总是跟狗肉搭配,街头看到的都是“狗肉冷面馆”,一冷一热,饮食也需要讲究平衡。
东北的烤串,品种那叫一个丰富!烤串的技术那绝对是炉火纯青。纵然你在心里喊一百遍“烧烤是垃圾食品”,还是会忍不住吃上几串的。
遍布大小街头的地道小吃烤冷面,看上去色香味俱全,诱人食欲。化五块钱即可买上这样一小份。吃上几口就不想吃了,这味道终究不是我喜欢的。
因为气候的缘故,这里的饮食偏油偏咸。现在冬天屋里暖气都是二三十度,其实已根本不需要靠咸和油来保体温了。但多年的饮食习惯已经养成,无法轻易改变。
三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小段。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丰富了我的阅历,也历练了我的心智。这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