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下午,驱车30公里前往独墅湖看王久良的《塑料王国》。之前并没怎么关注这部影片的具体宣传,但看过导演的《垃圾围城》——从艺术性角度来说不能说很爱,但从“展示现状”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垃圾围城》值得一看,且因为这部影片掀起的相关讨论、关注和后续行动,绝对证明了纪录片“影响社会”的价值所在。也正因此,对《塑料王国》的期待我并不高(何况严肃的纪录片本就不是娱乐),但我绝对相信导演的实力和诚意。
比较起《垃圾围城》如照片集般的“显示真相”,观影中我一度好奇这一次导演在环保和产业上着墨倒并不多,全片人物故事的发展反而是骨肉。镜头对准了两户人家,塑料回收处理的老板一家以及他的员工一家。两位“父亲”,一位努力工作、相信教育的力量,一位懒散、多娃、且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聪明和贴心。两种不同的生命力量,有不同的无奈,也有相似的烦忧——生活辛苦、工作脏累,但对财富和美好生活总还是有希求。
影片有太多场景和画面让人有触动。但最牵动我心念的,是随家人在垃圾场生活的小姑娘“依姐”。
导演给了依姐非常多、非常细致的画面,她想念书却对老板说“不要念”“我爱照顾小孩”(父亲并没打算让她就近念书),想随老板去学校看一眼却因为父亲的喝止坚持不去,主动承担起照料弟妹的责任(做饭、喂奶、换尿布……),还说13岁就可以去打工了,然后可以挣钱给弟弟妹妹去念书……当依姐得知第二天父亲要带她回老家时很欢欣,然后她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秘密”:“我相信我爸爸”时,我情感复杂。想起她各种懂事隐忍委屈的样子,心疼又难过,很想矫情地说一句:是怎样的力量,让这姑娘似尘埃中开出的花。说“同情”似乎把自己位置摆得有点高——我哪有什么立场和资格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呢。大约就是这种不抱怨不放弃的力量,让人觉得当下再怎样糟糕,总还有希望。
而无论贫富,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力,是一样的。当依姐随父亲去火车站买车票未果回家后,与弟妹一起玩售票窗口的“模拟游戏”。当依姐看过车展,回家与弟妹用贴纸进行了“纸上车展”,配合着手机里的音乐。突然想起最近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艰苦的学习环境,无法抹煞创造力的萌发。如果给一些机会,“穷孩子”惊人的创造力可以有更好的发挥。
跟友人提起这部纪录片,我推荐说可以看看。朋友拒绝:我大约看了只有绝望。想起与父亲一起看电影《芳华》。电影结束,我感叹:平凡人可以如此可贵,有些坚持因为难得才值得赞颂。而我父亲更多觉得:影片故事和画面真是拍得好,然而,故事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好人没好报。
同样的影片。我看到希望。有人却觉得更绝望。
同样是以垃圾问题为背景,《塑料王国》呈现的质地,与我极喜爱的巴西纪录片《垃圾场Waste Land》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是影片的主体,而影片的灵魂,则是影片中那些人对生活的不放弃,是垃圾堆中升腾起的美好和希望。
当天导演王久良也来了,回答了不少观众提出的影片相关的问题,也分享了一些他的理念。完整、清晰的表述,显然是在不断不断审视、思考中才形成的,关于纪录片、生活、环保、信念等等相关命题,他都侃侃而谈,简直可说真知灼见。
如何进入拍摄对象的生活?导演说,诚意与时间。比起“纪录片拍摄”,他更愿意把自己在做的事情看成一个项目。而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联系,则是有顺延关系——《塑料王国》让他开始视线转向儿童、教育,因此之后的影片(虚构电影)与此相关。说到动情处,看得出导演红了眼眶,略激动。
拍摄中难免遇到触动人心的事件与人物,如何面对?导演尽己之力,努力支持。王久良用这句话来概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然有时候,导演说也会有无力感(甚至那时的他嚎啕大哭过)——当你发现有些事情你根本使不上力的时候。
就如当下时期,有时无法顺利发声,那么无力感也难免。但,也许可以“换种方式表达”(导演语)——这也正是我一直推崇的原则。有时,不妨带着镣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