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曾在《雨中招张司业宿》中写道:“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到下雨天就特别容易犯困,而且一旦入睡会睡的很沉,即便睡了很久醒过来也会感到浑身无力、睡意犹在。这是为什么呢?
交感神经活跃度降低
首先,下雨天气压降低,导致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这时人的交感神经就会处于不活跃状态,而由副交感神经主导者机体,因而容易犯困;除此,由于雨天湿气重,人身体内的湿气此时也不容易排出体外,因此除了困倦也会感到四肢沉重、无精打采。
白噪声发挥效能
其次,是一个叫“白噪声”的东西在发挥作用。(ps:为什么说它“白”,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该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该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相对的,其他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声信号被称为有色噪声。)
简单通俗地说,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大自然中的雨声、流水声、鸟鸣声、海浪拍打岩石、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等等都比较接近白噪声。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特别安静与特别嘈杂的环境下都会很难睡着,但是在相对舒缓、有规律的声音环境下却很容易入睡。很明显,这主要与我们的听觉系统有关。当我们睡觉时,我们的听觉系统处于一个类似于待机的警报状态,对突然出现的声音会产生注意力,从而发出信号让我们惊醒。但白噪音具有均匀覆盖其它外界噪音的功能,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屏蔽效应”,使我们安然入睡。
白噪声由此被称为“天然的安眠曲”,在实践中也广为应用。比如英国伦敦夏洛蒂女王医院与医疗设备公司协作,首创生产出白噪声催眠器。只要把这种白噪声催眠器在幼儿卧室播送2分钟左右,卧室里原本躁动吵闹的宝宝,很快自然地进入甜甜的梦乡。除此,还有专门的网站在线提供“白噪声”,助人更好地睡眠。
单一节奏的刺激
雨滴落在地面、建筑物等物体上时都会产生声音,通常雨声不会很大,并呈现出一个小—大—小的变化过程。当人的大脑皮层受到单一的、有节奏的长期刺激后,会造成深度的抑制,并降低身体各部分的兴奋性,使抑制的影响由大脑皮层扩散到皮质下部位,从而引起困倦,从而使人进人睡眠状态。
这样的场景很多见,比如母亲会轻柔有节奏地拍打着小baby哄其睡觉;坐火车欣赏外面风景时,当听到火车在钢轨上有节奏地呼啸也会逐渐感到倦意;还有我们睡前听音乐助眠,可能有人会说越听越兴奋,那只是选的歌曲风格过于欢快激扬或者自己沉浸到歌曲中了,换做听枯燥的英语单词朗读试试......
神奇的褪黑素
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因此也被称作松果腺素。褪黑素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节时差等多项生理功能,其中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睡眠,因此它也被开发出来成为一种新型催眠药物。
由于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研究表明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约比白天多 5~10倍(这是由于松果体会受到光神经的控制),因此,人体在光线昏暗的情景下也会增加褪黑素的分泌,这里我们也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在开着灯的情况下很难入睡。而下雨天,由于光照不足、天色阴暗,会使人的褪黑素分泌增加,因此睡意也随之袭来。
进化一说
也有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人类的进化史有关联。在远古时代,人类居住在山洞或茅草屋里面,晚上睡觉时会不自觉担心野兽的侵扰。但下雨天野兽一般就不会出没,因此人们在雨天会相对放松警惕、具有一种暂时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虽然历经数千万年的进化,但这种习性被沿袭了下来,使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身心本能地舒缓松弛。
参考文献
淡水天,《 雨天,睡觉的好时候》
邹芸,《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
佚名,《白噪音改善生活》
图片来源:百度
欢迎关注“梳课”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hukelist,学习更多免费技能和知识。文章原创,严禁未授权转载,否则将采取维权骑士等维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