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开播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可谓赚足了关注,仅仅播出了一期,就被网友称赞为“神仙打架”“即兴主持开口就是满分作文”。
20年前的冠军撒贝宁是这一届比赛的主持人,央视的两大台柱子康辉和董卿是点评嘉宾,而专业评审团几乎囊括了央视各台比较有名气的主持人,北大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学院院长,还有总监、主任等平日里不常露面的幕后王牌……
看到这样的制作阵容,我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参赛选手的压力是有多大啊?
然而当选手陆续登台后,我才发现似乎只有这样的阵容才能够镇得住他们。毕竟入选的两组30强选手中,新人是极少数的。不少人不仅有强悍的学历背景做支撑,过往工作经验也足够让吃瓜群众艳羡。
比如第一位出场的姚轶滨已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9年了,女选手邹韵是央视驻北美分台的记者,来自江西卫视的尹颂是今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主持人……
已经是“神仙”的人,为什么还要参加这样的比赛“自虐”,非要比出来个一二三名呢?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新锐主持人身上有着职场高手的3张“王牌”。凭借这几项稳赢的职业基本素质,他们无论被放在哪里,都有可能做到拔尖!
01. 敢于给自己归零。
对于很多选手来说,参赛就是一个给自己“归零”的过程,无论自己已经做了多少年专业主持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重拾基本功,跟其他各具特色的高手们同台PK。
敢于给自己归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比赛之前,参赛的各位选手基本上都是各自单位中的佼佼者。参赛之后,他们的身上却有可能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央视主持人大赛优胜者”和“央视主持人大赛淘汰者”。
但面对“归零”这件事,高手往往不会露怯,反而会借此查漏补缺,带着“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初心,时刻汲取能量。
朋友小赵原来是某家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在学校里的口碑不错,有很多学生家长冲着他的名声又介绍来不少生源。
按理来说,在三线城市能拿到月薪一万多的收入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小赵并不满足,两年后主动申请了华东地区的师资调换机会,硬是要跑到上海去做老师。
老师换一个城市教学,可比主持人换一个城市主持难多了。两个城市不仅教材不同,生源更有很大差异。
不仅如此,上海的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更严格。小地方常有年轻老师遇到难题就蒙混过去,反正家长也不太懂;但在上海分校绝对没人敢这么做,上课的时候永远都是如履薄冰的心情。
在前两个月的考核中,小赵的评分一直都是垫底的,更有学生明确指出“老师的口语美不美、英不英,一点儿都不标准。”教导主任甚至对他说,“要不你还是调回去吧,或者先调到小学部去适应一下?”
小赵说,当时心里既羞愧又感慨。一方面觉得自己跟孩子们一比有点像井底之蛙,有时候跟不上他们的脑洞;同时又觉得自己来得对,哪怕再在小城市窝10年,恐怕也不会面对这么巨大的职业挑战。
然而他没放弃,不带课的时间又自费上了很多培训班,不断练口语发音、打磨新教材的授课方法。
到了第三个月,他的成绩不在垫底了。一年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上海分校的一张王牌,再调回老家就有可能直接晋升校长。
“想去上海就是一时冲动,想圆自己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梦”,小赵说,“没想到到了之后发现自己过去不是真凤凰,只不过是鸡群里长得比较出众的一只。从第一名到垫底,再重新追回到第一名,这个过程虽然很折磨自己,但却让我真真实实地变得更强了。”
职场人不尝试定期清空自己,就很容易满足在过去的荣耀中。不换一个舞台试一试,你就很难发现自己还能如何变得更强!
02. 时常挑战自己。
普通的强者通过寻找更大的舞台来实现进一步发展,但是强者中的强者会通过不断超越自己来完成挑战。
大赛开播,点评嘉宾董卿再一次被送上热搜。网友们称赞她是“神仙中的神仙”,夸她的点评“犀利睿智”。
从央视名嘴到《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出口成章,工作的第22年又通过豆瓣评分9.3的《朗读者》转型制作人。即便是站在“凌绝顶”上,董卿也不忘时常挑战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垫高事业的顶峰。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抱怨,她在一家公司待了12年了,如此“稳定”的发展,本以为轮也该轮到自己升职加薪了。没想到身边的同事换了两三茬,升职的机会却永远是别人的。最可气的就是这位新上任的领导,不仅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还比自己小了整整4岁。
“我工作经验这么丰富却不受老板重视,究竟是为什么呢?”她格外困惑。
我跟身边其他朋友聊起这件事,大家却普遍认为:除非是高速发展中的公司,否则在业绩一直平稳甚至萎缩的企业里,最后被“剩下”的人很可能是最没本事的人。
我仔细想一想,的确是。
朋友身处“夕阳产业”,他们公司这些年一直在尝试各种技术和管理变革,但至今没有成功。她身边的同事跳槽出去之后据说发展都不错,新调进来的领导层也是都跨行业背景的。
唯独她,12年来像一台机器一般,虽然任劳任怨,但却从来都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明明是30岁出头的年纪,竟然连微信都用得不太顺溜。
难道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发展速度就永远赶不上跳槽吗?
当然不是,我的前上司曾经理就是最好的例证。
他从大学毕业就加入了那家创业公司,带着公司从只有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发展到细分领域中的老大。在发展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挑战,从每一次不得不面对苛刻的甲方,到自己对项目和团队有更高的要求,带着大家刷新能力和业绩记录。
因为功不可没,他也从基层员工升职到公司副总,收入上涨了不止5倍。
很多人对“工作经验”四个字有很深的误解,认为数十年重复做一件事就是“工作经验几十年”。
经验绝对不是指一味重复,先吃学历的老本,后吃资历的老本,而是指你履历上那些步步登高的能力和市场更新的项目经验。
03. 借助“THX”让知识迁移、转化,再创新。
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中,有一个THX的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T的一横指广泛涉猎,一竖指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挖,深度阅读;
H指的是当阅读者有多个深度阅读的领域后,就会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联结;
X指的是脑海中深度内容纵横交错,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因此创造出新的知识联结。
在这届主持人大赛中,这样的知识迁移与联结可谓是层出不穷。
在90秒即兴主持环节中,迟茜面对《家乡的亲人》这个主题出口成章,诗词倾口而出,这就说明她不仅有广泛的涉猎,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果欣禹由限定的主题“列车员刘钟与儿子的4分钟相聚”延伸到守卫孤岛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阐述感人至深的职业责任;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程序媛”龚凡把人工智能和文艺主持结合在一起,通过知识的跨界联结获得了评审团的青睐。
网上流传着一段撒贝宁解读“19岁女收费员敬业变脸”的视频,原本选手张安琪从态度、角度还有温度来讲解,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撒贝宁居然还能再从这些角度外剑走偏锋,从对服务业的定位进行解读,把评论又拔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网友们夸赞:撒贝宁的思维能力太强了!
这样的思维能力正是建立在知识THX积累、迁移、转化的根基上,在面对某一个问题时充分利用自己的海量知识池子,迅速给出反馈。
一个做职业规划的朋友跟我说,她经常遇到已经工作了三五年的职场老鸟,来做咨询的时候却带着“小学生”的心态,每当说到职场上的困难,他们都特别委屈,抱怨公司没有教、没人带,成长实在困难。
朋友解读,“职场人应该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觉悟,碰到问题不要指望获得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来是因为别人确实没有义务手把手教你,二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悟性不同,应该独立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没有现成的经验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多听、多看、多学,再把学到的本事迁移到新的任务中去,最后打磨出自己成熟的工作方法。
这个过程其实就类似于THX,先积累再转化,最后在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新的链结,拿去解决新的问题。
即便在现有的圈子里做的不错,也要敢于给自己归零,在新环境中丰满自己的羽翼;
倘若已经在现有的领域里撞到了天花板,也不能囿于安逸,而是要时常挑战自己、刷新自己;
而面对不曾经历的困难,千万别坐等别人奉上现成的经验,不妨利用THX法则找到创新的解决办法。
职场高手的这3张王牌,你领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