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门映雪
信仰,如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方向。又如响亮的号角,唤起你身体内在的觉醒。
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普通的美国士兵,在血腥惨烈、死伤无数的钢锯岭战役中,没有打出一枪一炮依靠自己的信念挽救了数人生命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德斯蒙德·多斯,在他年幼的时候曾失手打晕自己的哥哥。长大后面对酒鬼父亲对母亲的粗暴和打骂,他忍无可忍怒火难压导致手枪走火差点儿将父亲击毙。两个亲人的生命几乎都被多斯夺走,这让他的内心非常恐惧,觉得自己犯了上帝最不可饶恕的杀戒。多斯久久地注视着墙壁上的耶稣画像,仿佛听到上帝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从此,他遵从上帝的训诫,绝不再杀戮。
二战爆发,热血青年们纷纷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多斯也不例外,但他却有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要求:上战场可以,但不愿意拿枪。他说他参军的目的是“别人都在杀人,我只救人。”他甚至告诉他的长官:只靠牺牲是赢不了战争的。
每一个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那里面临着什么,枪林弹雨、杀戮死亡,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面对多斯这有悖情理的想法,可想而知他在新兵训练营里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
长官训斥他,说他“既然不相信暴力,那就别期望他在战场上会就救大家的命!”战友们不理解他,排挤他、殴打他,说他是个懦夫。眼看多斯要因“据服兵役罪”身陷囹圄,他的未婚妻苦苦相劝:你就做做样子,摸一下那个该死的家伙又能怎样?多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诽谤和磨难,身心俱瘁。但他依然不改变,不退缩,他说:如果我要是不能坚守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活着。我无法面对我自己。
终于多斯在父亲的帮助下,怀揣自己的信仰跟随部队踏上了战场。行军路上,多斯看着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友们,伤痕累累、残肢断臂,那一刻更加坚定了他要去救人的信念。
抢占钢锯岭战役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艰巨惨烈的战斗,疯狂的日本人如蚂蝗一样从地面上、地道内蜂拥而至,子弹像流星一样四处乱飞,炮弹、炸药更是一个紧接一个,轰然爆炸火光冲天,不给人喘息的机会,战场上到处血肉模糊、伤亡无数。
作为一个卫生兵,多斯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他冒着枪林弹雨,把受伤的战友们转移到安全的位置,为他们包扎、上药、注射吗啡,只要有一线抢救的希望,他都绝不放弃。有好几次因为救人他差点儿死在日本人的枪口下。
终因寡不敌众,美军被迫撤下钢锯岭。天渐渐黑了,多斯看着满坑满谷的尸体,烧焦的树枝,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土地,他泪流满面,感到那样的无助和痛苦。他在心里呼唤:我看不到你,我听不到你的声音,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这时黑暗中传来一个伤兵痛苦的嘶哑:卫生兵,救救我!救救我!多斯猛然惊醒:对,我要救人!放心,我来了!就这样,凭着一己之力,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多斯把一个又一个受伤的战友运下了钢锯岭。每救一个,他就在心里默念:上帝,求求你!让我再多救一个!在那个漆黑如墨的恐怖之夜,他把75个伤员用绳索送到了安全地带,甚至还救助了两个日本士兵。多斯凭着自己坚定的信仰,挽救了70多个人宝贵的生命。在新兵训练营中曾经严厉批判过他的长官说:你对这个国家做的贡献,比任何人都要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心怀信仰的人常常能创造奇迹,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人们尊重。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在第二次攻打钢锯岭战役之前,全体官兵立正负荷待命,静静地等候手持圣经的多斯为他们祈祷。在那神圣庄严的一刻,多斯已然成为他们眼中救世主的化身。
激烈逼真的战争场面也是本片的一大特点。我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汽油枪,那喷出的熊熊火蛇瞬间把一群人变成火人,绵延不绝的惨叫声令人战栗。子弹分分钟击穿人的脑袋,快得甚至来不及眨眼睛。至于被炸得满地滚落的四肢、瞬间失去双腿的战士、被老鼠啃噬的尸体,让人觉得这里简直就是人家炼狱!那一刻,我们无比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幸福,希望枪杆上开出美丽的鲜花。
本部影片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第五部作品。延续了《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等经典电影的风格,以历史和宗教为题材,跟信仰与勇气有关。他刻画的主人公虽是如你我一般的血肉之体,却总是敢于用一己之躯谱写生命的壮歌。或许导演的心中始终装着一个英雄的梦想吧!哪怕他已经是个过耳顺之年的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