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再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实际上是辩证法。“养阳”就是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春夏养阳”的概念并不矛盾。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伤寒论》中说“阴阳气不相顺接”,阴和阳接不上了,手脚就凉。
阳虚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怕冷,另外还有一个规律性的表现就是眼泪、鼻涕、口水动不动就流出来了,女性也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大,尿失禁。大笑或打个喷嚏后,尿就出来了,这是因为阳虚以后容易固涩无力。
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从年龄段来区分,则是老人居多。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还可能背部发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有的女性月经不规律,有淤血,颜色发黑,怕冷。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但都有寒的问题在里面。
夏补阳,效果好
中医的外治法在冬病夏治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实际上还蕴含了中医的预防思想。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平时就要多加注意,甚至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预防,提前温阳补阳。
中医的治疗方法叫“因势利导”,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比冬天补的效果好,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长期坚持才是硬道理。
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通”,否则就会补出毛病来。
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通”,否则就会补出毛病来。
此外,一些做饭的调料也可以用来养阳,比如桂皮、桂枝、十三香、小茴香等都是热性的,有助于补阳。
一杯后爱暖参茶健脾祛湿除寒通阳,17味药食同源中药大组方,归脾,肾经。
后愛暖参茶中还包含了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的黄芽汤:人参、炙甘草、茯苓、干姜。黄芽汤专门调中气,中气是中轴,就像是车轮的车轴,车轴一旋转,人体才能左升右降。左就是肝脾肾,气机主升,右边是胆胃肺,气机主降。升降功能一恢复,那么浑身都是病的人就彻底康复了。
并额外添加红参防止祛除湿气而损耗人体津液,添加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散瘀;酸枣仁降胆经防止上火;薰衣草镇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