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这样读》~0823籽林打卡第3日
作者彭老师对绘本的丰富认知打开了我的视野,越来越感受到绘本的魅力。以前以为自己很懂绘本,当阅读了《图画书这样读》才知道,原来我对绘本的认知还是有点糊里糊涂,是我的直觉爱上绘本,并不是我的思维。我希望“我”能成为绘本的“管道”,让更多的大人,更多的小孩来阅读绘本。
之前两篇介绍了封面和封底,再到环衬,那第三步呢,就是来看“文字和图画是怎样一起讲故事”?我很喜欢用“文字与图画合奏”来定义绘本,确实是如此,绘本如一首歌曲,由画面与文字一起流入我们的心田。
这章节,彭老师提及了11本绘本,用了7本来详细介绍主题,每本都有其代表意义。
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 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它们之间是如何的呢?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来看看。
《这不是我的帽子》文字与图片的叙述似乎互不相干,形成有趣的反差。小鱼是文字的叙说者,而图画的主角讲述是大鱼。从中间跨页开始,文字与图画开始自说自话,形成一种特别的喜剧效果。
很多绘本,不看图画,照看文字,照样可以读懂这个故事。可是,画面的设计,风格,都让文字变得丰富和立体。例如《勇敢者游戏》,画面细腻,光影变幻,整本书弥漫着超现实的氛围。
《红菇娘》的图画,在很多时候大大延展了文字的表述。图画的大全景,用图画交代的多个场景,让我们认知到故事的全貌。通过花朵的生长,去让读者感知时间的流逝。图画中设计了的空间感,更是表达了主人翁之间的心灵上距离的变化。
通过图画来表达情绪,比起用文字来说明,显得更有意思。《一园青菜成了精》,画家周翔没有给青菜们画五官表情,却用动作及一些不察觉的小笔触,让每种青菜都生动有劲,活灵活现。“豆芽菜,不知磕了多少个头,吓死了,好像在说:大大大王,这下糟了。”“绿萝卜,看上去十分淡定,垂下一片长长的 叶子,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是,他脚下那几根须须,就如抖得厉害,这样的刻画细节,就把大王心里的恐惧表现出来了。
《六十六头牛》用画面安排故事的节奏,从静到动,又从动回到静。大场景的三连页,平静且慢。而第二个三连页,就被吓到了,刮起了一股狂风,接下来,四个画面就出现了“嗨翻天”,一切都乱了套,稀里哗啦的,再然后又恢复到平静的场景。
文字的作用,凡是你画不出来的东西,我文字都可以表达出来。文字与图画不一样,它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不是让你去看,而是让你去想的。读文字,每个人读到的画面都不可能是一样的。
可是在有创造力的画家笔下,画家又会用他的想象力挑战我们的想象力。例如《爷爷的红脸颊》第八个跨页的那座桥,童趣的文字,夸张的画面表达,又高又弯又窄的桥,仅仅靠几根用绳子绑在一起的细树枝支撑,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垮。但爷爷不怕,为了赢得心爱女孩的芳心,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这样的画面,我们估计用几百字都没法形容出这座桥的样子。这个画面,印证了一个观点,图画在描述事物的样子时,远胜于文字。
还有,还有,大家必须去看更多的绘本,太多有意思的图文“合奏”,每个章节都巧妙融合,时而文字为主力,时而图画为主力,更多时候配合得相得益彰。
图画书的图文关系,既复杂又迷人。如果你能看懂图画与文字怎样讲故事,那么你就会走进故事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感受到故事的丰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