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坐车回家的路上,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
离家不远,有很多超市和餐馆,要是搁以前,准会进去大快朵颐一番。但现在,我却会拐进巷子口的一家菜市场,精挑细选,然后把手中的篮子装满。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觉得脏乱差的菜市场,现在在我眼中,却格外顺眼。那些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那些扑面而来的鲜淳气息,那些人头攒动的热气蒸腾,都让我打心底里感到宽慰、满足与安静。
汪曾祺先生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传统菜市场
我们印象中的,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县城乡镇,存在的最多的,永远是那些传统的菜市场。
超市,那可不算。那是被驯化的、规矩的、毫无人情味儿的售卖场所。但菜市场不同,它是当地最直白的风土人情,是最朴素的民间生活博物馆。
而在北京,估计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曾经的「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是北京城内最著名的“四大菜市场”。
早年间,市民们买菜的途径,大多依靠那挑着扁担、推着小车来胡同叫卖的菜贩子。但突然间,东单菜市场的出现,可谓是革命性的变化。
东单菜市场,始建于1902年,是北京资格最老的菜市场。因为坐落于东单二条,毗邻东交民巷使馆区,所以那时候的东单菜市场,是由法国人管理的高档购物中心,除了蔬果日用,有时候还会有一些特殊商品,一度成为有钱人的天堂。
1997年,为了建东方新天地,整条东单二条胡同都被拆除,百年历史的菜市场,消失不见。老北京的回忆,也跟着灰飞烟灭。
西单菜市场,始建于1956年,地处闹市区。他们什么都卖,既能零售,还能直接给大饭店供货。不过,与众不同的西单菜市场,不仅能在现场给你的鸡鸭鱼肉开膛破肚,还开通了电话函购、代客邮寄、包户到家等一条龙服务。
1994年,这所曾日接待顾客5万人次的西单菜市场被拆除,比东单菜市场拆除的时间还早。
在老北京人的心里,位于东四路口的朝内菜市场,才是北京名副其实的菜市场。
这得益于当时最有名的一句口号——“买好菜,找朝菜”。别小看了这句金字招牌的威力,京城的老百姓们可认准了这句话。
朝内菜市场与其他三家菜市场不同,它到现在依然存在,只是经历过一番改建,已经转变为商超了。
最后一家,是老北京迁址,但仍续存的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
这是真正位于北京繁华地界的菜市场,从1976年开始就一直坐落在这里,至今已有44年。那个时候的崇文门菜市场,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到那儿买东西的,只有属于崇文门菜市场片儿内有“本儿”的居民、外省来的劳模、外国人,才能去那儿消费。当然,现在已人人平等。
2010年,最后一个传统柜台式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被拆除,搬迁至广渠门外大街1号,且重新开业。
收藏家马未都曾建议过:「选一个菜市场,每年拍一组片子。存上几十年再看,就会发现,它的变迁是一个国家变化的缩影。」
时至今日,这些传统菜市场,早已像一个逝去的朋友,成为老北京人心底里的记忆了。
|网红菜市场
有传统,就有流行。如今的北京,流行逛什么菜市场?
甭问,问就是三源里。
正如网友们说的:去三里屯蹦最high的迪?不如来三源里买最绿的菜,开最帅的宝马。
此话不无道理。北京的三源里菜市场,一反常态,干净漂亮,早已成了网红打卡地。139个摊位,甭管您要酸甜苦辣还是海陆空特产,甭管您要本土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您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并且,这里买不到的,就算您跑遍北京城,也未必能买到。
三源里菜市场不仅有官网,还是文艺青年的天堂,开个艺术展,举办个跨界活动和签售会,那都是小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三源里菜市场位于三元桥一座居民楼里,周遭都是大使馆区、外交公寓、五星酒店、购物中心,所以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摊贩手机里会有国外大使、媒体人、五星级主厨、明星的手机号,甚至还和他们联系密切。
来这里的人,爱的,可不止是烟火气,更多的是追求时髦与潮流,或是宣泄无处安放的灵感与情绪,甚至是来偶遇明星的。
三源里菜市场,满足了人们对更深层次需求的欲望,也为不平等的双方建起了一座互通有无的桥梁。
|新兴菜市场
一切都是在变化的。昨天人们宠爱有人情味儿的传统菜市场,今天就有可能变成网红风味十足的三源里菜市场,但是到明天,又指不定偏爱谁了呢。
微风市集,就是这样一个新兴菜市场。与三源里不同的是,这里贩卖的,是更高级的生活方式,简单、雅致、清新。
微风市集坐落在前门地铁站,是由一座民国古建筑改造而来。黑白灰色调,让这家店看起来简约,也不失古朴。
店里啥都卖,但有一点不同,因为附近回民比较多,猪肉和牛肉被放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说是很好地照顾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还有一点更另类的是,这完全不像是一家菜市场。店里不仅可以看书,还有半开放式厨房,用来堂食,开展主题活动。
有点意外是不是?但微风市集的slogan说了:“社区会客厅,百姓菜篮子”。可以想见创始人最初的心意和他的野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类似的Hello Mart城市市集,两者不相上下,都属于创意的碰撞。
其实,不管是传统菜市场,还是网红新兴菜市场,最主要的,还是要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无疑,菜市场还是最治愈人的地方。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走投无路的铁传甲无意中走到了菜市场,抱着孩子的妇人,带着拐杖的老妪,满身油腻的厨子,各式各样的人提着菜篮在他身旁挤来挤去,和卖菜的村妇、卖肉的屠夫为了一文钱争得面红耳赤,鲜明而生动,他的心情突然明朗开来。」
古龙还说,「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便放他去菜市场。」
台湾作家刘克襄也说,「无事地茫茫四顾,看着熙攘往来买菜的人群,聆听着撒野而放肆的叫卖声。那热烈生活的迸发力量,仿佛大河的滚滚奔腾。很高兴自己也随波卷进,加入了某一个早上的盛宴。」
怎么能不是盛宴呢。中国自古便有,起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在这苦短人间,我们用力生活、体验乐趣,这些氤氲着的烟火气息,无一不让我们在惨淡的生活中逐渐明白其真相,从而更加热爱当下的生活,更加明白,「活着」那份新鲜又自在的感觉能带给我们多大的力量。
文|Rose小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