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少个维度,也不知道人的思想有多少个维度,更不知道我所不知道可一直存在着的历史也好、哲学也罢、心理学更是,我所不知道的真理还有多少个维度,天啊,让这些维度来得更猛烈些吧,用更多元很高的认知去冲刷我认知的死角,一个层面遇到的问题,也许在这个层面无解,只有更高一个层面才有更好的视角解决方案呼之欲出,随即而来。
今日读关于“智慧”的章节,讲到“越老越有智慧”,如同俗谚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成功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教训。
老年人比较有智慧分享到两个原因:让老人有智慧,是两个机制在起作用。
第一是去中心化,第二是平衡化。
中国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有时候给别人出主意的时候,显得非常智慧,但是一轮到自己的事,往往会犯糊涂。为啥?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事情,不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是一台机器。在变老过程中,它也会衰退。大脑里的那些“零件”,比如说神经元数量变少,各神经之间的连接开始减弱,从而大脑新陈代谢和处理新信息的速度变慢,加之老年人心态也发生一些变化,对身份,对地位也不再那么过于执着,看待事物更加地趋于平和,趋于平衡,这样自然的做到“去中心化”过程,这样老人更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帮我们分析并做出判断。
心理学说,要通过和内心的自己产生距离感,能够从自我的身份中抽离出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着自己,这就能对事物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这就叫“去中心化”。
作家渡边淳一所说的“钝感力”,就是让自己对外界的反应没有那么敏感,与这个观点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去中心化”,这是老人智慧的一个源头。还有一个源头,是“平衡化”。
谈到“平衡”,脑科学家认为,“从脑活动上来看,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
而老人的大脑,恰恰就有这个特点。人岁数越大,大脑越衰老,但是也伴随着另外一个良性的进程,就是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的减少。简单说,就是越来越平衡。
老人不太容易冲动了,不去讲单一的原则了,善于把握做事的度了,更倾向于融入社会了,这不就是越来越智慧。
佛家讲智慧,有一个说法,说“智”和“慧”是两种东西。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智,是要把万事万物能区别开来的能力;而慧,是把万事万物看成是平等均一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合起来,才是智慧的体现。
哦弥陀佛,“智”是“分别智”把万事万物当然包含人都区别开来,每一个事物都是单独的个体,这不就是心理学里讲的“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吗!?健康人际关系是“三元关系”,尊重每一个个体,理解每一种感受;“慧”是“平等慧”,万事万物万人都是平等的,同时每一个人都是自恋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我们也要修炼自己从“一元、二元关系”跨入“三元关系”,拥有“分别智”和“平等慧”,我们就拥有了智慧,善哉善哉。
万幸,我现在就看到了这段文字,没有等到老才幡然醒悟,善哉善哉!
分享今日最大之收获,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