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是由香港女导演许鞍华导演的,以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后的情况为历史背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小人物的抗日战争为主线,寡淡的讲述在广东抗日游击队的号召下,以方兰、刘黑仔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展开一系列秘密行动,并成功搭救八百多名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逃离被日军侵占的香港的故事。
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抗日题材影片,这与其他的抗日神剧有本质的不同,同为抗日影片,但是却没有耀眼的主角光环,也没有万年不变或突如其来的大成功。反而主角却每天生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像做了n份兼职累成狗的样子。电影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给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历史。
电影以那些知识分子的逃离为开始,对于"明月几时有"这个主题来说,的确有一点过于拖沓了,但是这也正为故事结局埋下了伏笔。在革命的洗礼下,周迅饰演的方兰从一个单纯善良的邻家女孩成为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她和她的爱人、母亲一起为这个事业献上了生命,还有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以及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等人的默默付出,可是,革命胜利了,曲终人散,能记得她们的,却只有一个梁家辉饰演的游走在香港街头的老态龙钟的司机。他们在历史中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却具体而沉痛。带有光环的上层人物走了,这些平民百姓再怎么伟大,往事都只会如尘土,随风而去,无人知。它真是一个强力的暗喻啊,这种强烈的对比,这种蜚声中外与无人知晓的对照,在为那些无名小辈伸张正义,以正其名。
这电影与我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第一反应截然相反,因为它排斥宏大,却以小处着手分解着宏大,给我们一种平民视角,却书写着家国变迁,救国存亡的一幕,并以四个小人物的感受,去凸显了战争的惨状:无家可归的小孩,街道的萧索,饿殍千里、伏尸百万,荒芜的街道以及屋外传来的异响……这种直击人心的表现手法,让这部影片不落窠臼,不流于俗。比如方兰边送情报,还要兼顾表姐的婚礼,如此一件小事,在这个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简直是最真实的日常,可是却又显得非比寻常。
我们知道,平凡人该有的生活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平凡二字。正如方兰,她不爱说豪言壮语,只是一个朴实的姑娘,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的事迹,她只是没日没夜的工作,从不抱怨,然后回到家倒头就睡。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当时只道是寻常。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实在无趣。正是如此,那些以信仰之力维持的勇气和坚韧,终于等来了它的光明。
一部影片如果说是成功的,必然有泪点或者让观众共鸣的地方。一是,母亲被捕的消息,对方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有心去救,却无力回天。因为去救人意味着让刘黑仔的短枪队送死,她选择了放弃。这一刻,无能为力,她蹲着哭,抱紧了自己的膝盖……另一处是方兰的母亲不幸被抓,日本鬼子让她自己挖坑埋尸。这是多么惨无人道啊,一个活生生的人,却得亲手把自己送上西天。更令人心痛的是,她已被打得奄奄一息,想死都欲罢不能。一位女地下工作者就接过老人的铁盒,帮她自己和老人一起挖坑。这时,方母用很孱弱的声音对她说:对不起啊,连累你了……这位自私的房东太太,从一开始舐犊情深反对女儿参加革命的母亲,到最后竟然成为为了替女儿送情报而死于非命,临终还因为连累战友而自责不已的爱国分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代表着希望、寓意着胜利和团圆,在本片最后方兰送走刘黑仔时,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明月当空的画面,我想,这必然象征着艰难岁月的即将过去,象征着战争的胜利,象征着爱国人士的凝聚力……那么,特地强调"几"和"何"的意思也便一目了然了。相信大家的中文水平足以理解其中内涵。"几"代表"什么时候有",意思是,非常肯定有。从中也折射出,在日军统治下,平凡人虽然生活艰苦,却依然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此一来,也算不负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