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除了玩,我似乎没什么可以坚持得下来的事情。这么多年,一直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坚定的人,但,收效甚微。
想减肥!
——跑了两天步。
想学画画!
——买了本书,翻了一次。
想学英语!
——搞了两周晨读。
……
在我仔细回忆后,我发现我坚持最长时间的事是——练字(玩手机打游戏之类的不算)。
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每周交三篇字帖,那时候我不知道为何,居然认真练字,后来字写得还不错,得到不少夸赞和机会(写黑板报也算吧),练字带来的好结果刺激我初中又自发练字,断了一段时间后,高中由于学文科,几乎每个老师都强调字的重要性,于是我每天吃完中午饭回来又练字,高中也练了小两年吧。
练字是我难得坚持那么久的一个好事。
那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明确信念:字写得好对高考有帮助,还能增加形象分,所以我必须练字。
第二,制定计划: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回来,花十五分钟练一篇字。
第三,提醒自己:贴一张便利贴在桌子上,以防忘记;吃饭前把字帖放到桌子上。
第四,开始行动:即练字。
就这样简单又轻松地培养了“练字”习惯。
我这么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为什么能够坚持练字呢?根据《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我分析了我为什么能养成练字这个习惯,以求更多良好习惯的开展和坚持。
首先,练字非常轻松。我每天只花十五分钟,照着练就可以了。
在书中P9页作者定义了习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即保持行动自动地持续进行。
练字作为一个行为习惯,大约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养成。
其次,我设置了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中午吃完饭、教室),所以慢慢就记得这个时间点该做什么事了。
再者,一次只设立一个习惯,会让我专注于培养这个习惯,即聚焦。
再来看看我想培养的另一个习惯——学英语。
当时我计划着每天都要花时间学英语,于是我的计划如下:
早上晨读一小时;课间背单词;每天听半小时听力;每周做一套六级卷子。
在读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后,我发现这犯了培养习惯的大忌讳——行动规则太复杂!导致我记不住所有的计划,经常忘记,最后干脆自暴自弃放弃了。在习惯培养的“反抗期”我设置了太多又很复杂的计划规则,所以非常容易失败!
坚持并不那么复杂,只要掌握好的方法,一步步跟着做,就非常简单了。
来看我总结的步骤:
一、反抗期(第1-7天):很想放弃,失败率42%
(1)可能的症状:
马上就感觉没劲,只有三分钟热度;
计划内容太勉强,导致中途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
(2)如何做:撑下去,每天持续行动。
(3)具体对策:
1.以“婴儿学步”开始:
不要大规模地进行改变,从小着手;
门槛不定太高,要设定容易执行的目标。
2.简单记录:
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掌握事实;
每天记录;
不必要做太复杂的表格。
(4)原则:
1.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2.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3.不要太在意结果。
二、不稳定期(第8-21天):容易被影响,失败率40%
(1)可能的症状:
在已安排好的时间内插入其他事情而荒废计划;
因为加班或个人私事导致计划中断;
因为天气或突发事件导致多日无法持续行动。
(2)如何做:建立持续机制
(3)具体对策:
1.模式化:把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重点: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即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响的时间或者利用上下班的时间等无用时间。
2.设定例外规则: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
重点:考虑例外状态,再针对性地考虑应对方法(婴儿学步、替换、设定特别日子等)。
3.设定持续开关(不同习惯不同开关)
三、倦怠期(第22-30天):感到厌烦,失败率18%
(1)可能的症状:
感觉厌烦提不起劲;
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
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
(2)如何做:加上变化。
(3)具体对策:
1.改变环境:改变学英语的教材、换学习环境等。
2.利用不同的“持续开关”:如组团一起跑步。
重点:准备多种选择、以“一举两得”的角度思考、不要轻易改变模式或规则。
3.计划下一项计划:根据习惯年度清单拟定下一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