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弄清影的弄到底好在哪?”
“你换成搞试试。”
这是出现在期末考试周大学寝室的一段小对话。根源是舍友在复习语文教育学这门课时,在参考书上看到的一道题。具体的题目是给学生讲解分析“弄”好在哪,即类似于我们平时常说的解诗眼。题目是个正经题目,但是要求正不正经却是有待商榷的:括弧,答案至少一百五十个字,反括弧。
实力解释为什么文科生的卷面会远远望去一片黑。因为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不仅要拼智慧,还得拼笔油。
当时舍友问出这个问题后,整个寝室久久没有回音,尴尬程度堪比07年春晚。
耐不住寂寞的我坐在床上一边和朋友侃大山,一边扯着嗓子喊出了上面那句话。当然这个回答只是抖了一个机灵,毫无根据和说服力。但是单拿古诗词来说,后人如何理解和解读,难道就一定要有一个固定僵硬的所谓的“准确答案”吗?
尚且容我粗暴地将这里可以引发的思考分为两个方面看:这道题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要我们硬拗出一百五十个字,放到简单的层面理解,不知出题老师到底是出于考试传统难为我们,还是瞧不起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若放到难的层面理解,那一百五十个字又是万万不够的。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弄到底好在哪,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官方资料,这里怕是找不到答案的。其实这道题目若是让我们古代文学老师解答,保守估计,讲一节课是没问题的。而且可以说是解读的全面详细,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恨不得将从古至今所有评论家写的词评中有关苏轼这首词的句子都摘下来,来证明“弄”到底好在哪里,或者说是证明他所讲解的“弄”到底好在哪里。
云里雾里地一顿讲,诗兴大发之时出口成篇,在一片叫好声中圆满地结束整堂课。然而学生下课之后刚想回味一下,无奈细咂摸:这节课我到底学会了个啥?
最后只能默默地用美学安慰自己:文化的熏陶于无形之处,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之用。
课程是语文教育学,涉及“语文”、“教育”两个关键词,里面的学问其实丰富得很,作者心虽敢与天比高,然知识能力受囿,便不展开瞎说了。
然而一些体会感悟还是可以掰扯掰扯的。
进了中文系,尤其是:括弧,含师范类,反括弧的中文系,关于教育学的一些课程是必须要修的。因此,语文教育学便是我们专业里很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这一课程的老师曾经这样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毕业时你能站在讲台上讲好一节课,那么你大学四年就是成功的。
对于这句话的含水量,我不予置评。只记得当时是被唬住了的。
其实一学期的授课内容大致不外乎是教案的设计、文本的分析、教学情景的把握等等,但无形之中,却再一次将我们的思维固化,只不过做到了从做学生时解题思路的固化,到做潜在教师时讲题思路的固化的转变。
正如我开篇所提到的起舞弄清影,这是语文教育学试卷中的一道题目,我们要明确的是,它面对的是一群潜在的教师,然而标准答案却是唯一且僵化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用固定化的思维模式来给我们的学生品读文章、鉴赏古诗,正如我所写的某些古文老师一样。
既如此,又何谈语文素养的培养,何谈思考的重要。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大脑的思维方式亦都是独具特色的,何时语文能真正地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