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生到12岁的孩子,是一部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机器”。这部“机器”精力无限,不能安定,对很多新事物都很感兴趣。
孩子的表现往往是:不肯听话;不能好好地坐一会儿;越叫他不要动,他越会伸手去动;变化无常。家长简直应接不暇。
其实,所存这些都表明孩子很正常,他正在努力地发挥和运用体内的“学习机器”,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吸收知识、学习和培养能力。
6岁之前,孩子用右脑学习,特点是幻想力特强。6岁之后孩子开始较多用左脑学习。以下是一些该注意的事项:
1、右脑学习,主要是训练孩子对事情的整体吸收和创作力。
这是极为重要及基本的智力。这个阶段,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觉、接受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下一阶段的认知学习十分重要。
2、事情的“道理”需要推论思考,这是左脑的工作。
孩子在6岁之沿才开始发展左脑学习,因此对6岁以下的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导6岁以下的孩子做一些事,应强调其中快乐、开心的感觉,这时孩子才能听进去,强调什么是对他最好的,帮助他培养出纪律性。
6岁以上的孩子,才要教他明白事情的逻辑,这当然需要做适当的训练,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培养出好的抽象思考能力。
3、孩子的神经元所组成的连接网络(即智力)比成年人的强很多,但表达能力则比成人弱很多。
孩子能够感受和洞察到事情的存在,例如家长之间的不和、忧虑等,但是如果家长不提,甚至蓄意隐瞒事情,孩子便会以为事情不能提出来讨论。
事实上他也欠缺做好讨论的表达能力,于是在心里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产生—些错误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可能对他一生都有不良影响。
家长如能明白这点,就应该尽量不隐瞒事情,抱着“无事不能谈”的态度。同时,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表达能力弱,与孩子谈话时不“代替”孩子说话,而是帮助孩子正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意思。
4、“顽皮”其实是孩子在学习。
6岁至12岁的孩子顽皮,不断搞出新花样;喜欢玩耍而不爱读书;总是坐不稳,走不定;不断地左弄弄,右弄弄;不然就是嘴巴不停。很多家长都因此感到很累。
要解释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类行为,我们需要从他们脑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如何与孩子的身体成长相配合这个角度分析。孩子出生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懂,脑与身体各部分的能力虽已具备,但需要编入程序,使他们在生理及心理上能够发展出处理生活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的综合能力。
身体是由人脑驱动的,大脑由无数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的运作能力取决于它们所组成的连接网络,而这个连接网络的产生则要靠外界出现的刺激因素。接受的剌激越多越有所不同,产生出来的连接网络便越丰富,人也就越聪明。
科学研究证明,幼儿期较少玩耍的孩子的智商,比幼儿时经常与他人—同玩耍的孩子低,便是这个原因。
接触每一种新的事物都是对神经元的一次新的刺激,都会促进连接网络的一些新发展。但是如果这件事重复出现,而且内容完全一致,神经元便只会重复使用第一次刺激时发展出来的连接网络,而不会有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同一件事用10种不同的做法,会让孩子发展更多新的神经元连接网络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孩子却往往会被认为是太顽皮了。
若想孩子发展出好的神经元连接网络,除了供应足够的营养外,最重要的便是有足够的剌激因素。若只是任由环境出现的事物带来刺激因素,孩子所能得到的发展智力机会就太少了。
因此,小孩子总是不断找寻新的事物,尝试新的行为,对毎一件事都有兴趣。如此,他才会得到最多的刺激因素,他的脑力才能有最好的发展。孩子搞新花样,其实是在努力学习,然而往往被家长说成顽皮。
5、孩子需要学习礼貌。
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容许他有大量的活动,也就是玩耍,使他的脑力有充分的发展,这很重要。但同时,孩子也需要学习礼貌,懂得和其他人相处时的仪态,因此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在某些时候安静地坐下来谈话。
教导孩子学习礼貌对很多家长来说是很困难的事,这是因为教导时,家长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若孩子被引导有“学习礼貌”等同于放下“活动的动力”的信念,孩子是不会听命的,就算安静一会儿也会再次吵闹,因为他脑子里的预设软件操控的原因,他会认为“活动的动力”比“学习礼貌”有更大的价值。
但是如果能保特“活动的动力”的可能,同时让孩子懂得若要与人相处得好,有的时候需要能够坐下谈话,这样孩子就有了“活动的动力”和“因有礼貌而得到尊重、接受和肯定”两个价值,孩子就会愿意接受“学习礼貌”这件事了。
这方面还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忘记孩子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面,所以,要设计好一次安静谈话,需要将谈话控制在比较短的时间,尤其在最开始这样要求孩子的阶段。而且,家长应注意,所有对孩子的引导和安排,动机不要出于“证明孩子做不到”的结果,而是要出于“证明孩子做得到”的结果。
第二,家长需要教导孩子在安静谈话时的谈话技巧。很多孩子不愿安静谈话,其实是因为他不懂怎么去谈,因而不能安静谈话。
6、孩子活动时间的运用也需要注意。
今天的家庭生活比以前丰裕得多,但是出于安全的理由,家长往往希望孩子留在家里,宁愿孩子把时间花在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机上。
孩子的确应该自小便懂得使用电脑,电视也有有益的节目,电子游戏亦能使家人欢乐一堂,有其价值。可是这些科技产品不应占孩子活动时间的大部分,因为孩子需要很多不同的刺激因素,光靠这些是不够的。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要时,可以学到与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自我价值评判、取得支持、化解冲突、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孩子参加野外活动,可以学到照顾自己、解决困难、利用环境条件、互相帮助、提高自信心、认识大自然的方法;孩子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工厂、电视台等,可以充实人生知识;孩子参观敬老院、孤儿院、农场、医院等,可以帮助他们在感性方面成长。这些,是在家中面对着电视、电脑无法学到的。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玩耍和参加课外活动。这样做,还能减少孩子带给家长的烦恼。
详读课程拓展资料:描述式赞赏回忆一下你和孩子的相处过程,试着完成下面三个回答:1、我喜欢孩子的哪一个特质:2、最近他/她做了什么让我赞赏的事,但我没有说出来:3、我想怎么对他/她表达我的赞赏,用“描述性”赞赏的技巧:
对于22岁的儿子来说与我能做到毫无保留的沟通实属不易,所以在他与你沟通的时候我时常说是:1.相信你自己的决定,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给他信任)2.时代在发展,不得不佩服如今的信息社会,你的想法总是这样的前卫,如果是我不得不用保守的方式先保护好我自己再做出决定。(暗示他要学会保护好自己)3.不愧是男人的世界,你的想法总是跟你老爸不谋而合。(给孩子力量,同时暗示他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听听老爸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