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剧太火热,延禧宫好评颇高,如懿传也不甘示弱。我说不看不看的,昨天周迅上线,还是忍不住打开了播放器,迅哥儿确实是老了,任是表情再灵动,再少女,还是挡不住轰轰烈烈的时间印记呐。不过那有有什么关系呢?时光对谁,都是一样的,二十年后再来看,谁美还不一定呢。
剧如何,不在我今天想聊的范围之内。
今天想聊聊的是:美人到底可以有多美?你可以说脸型好,皮肤嫩,身材辣,等等等等。但程度如何界定呢?是个谜吧。
我是从听甄嬛传的插曲惊鸿舞注意到曹植的《洛神赋》的,我历史很差,分清曹植曹丕还是在看过司马懿这部剧之后的事情。所以对洛神赋的由来一无所知,不知曹植到底是在写甄宓,还只是写他梦中的天女。
但洛神赋所描述的女子之美,实为一绝。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即便是听着插曲,我脑海中的美人也并不是甄嬛。甄嬛是美的,司马懿剧中的甄宓也是美的,但还不够。甄嬛有过小闺温婉,大家大气,却灵动不足;甄宓端庄雅致,晶莹纯粹,却少了大气磅礴。
由此我非常好奇:怎样的美人才可以像曹植赋中所写的那样美?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远看似朝霞磅礴多彩,近察如芙蕖出渌波。初见便能这般美的人,真的存在吗?
这个疑问想了好几天,甚至把所有明星,生活中遇到过好看的女孩子在脑海里挨个过一遍,也还是找不到标准的对应面孔。
这个谜,怕是无解了。
转念又一想,曹植之所以能把美人描写至如此,他一定是深爱此人的。这么一想,也就能够释然了。
美女是具象的,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去考察,去衡量。可美人,是朦胧的,她自带了一圈朦胧的光晕,而那光晕,只留给爱她欣赏她的人看。
二
聊到这,突然又有个发散思维。
曹植作为古代男子,能够以欣赏的角度去对待一个女子,也是极为难得的了。君王拥三千佳丽,其实并不是皇帝本人花心,而是权力高度集中的象征。
女子似浮萍,命运从不在自己手里。出生从父,出嫁随夫,而这两个在生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自己选择。古代女子,是真的苦。
司马懿剧中,曹植初见甄宓便动心,马乱兵荒中,一曲猗兰操是他的温柔。可在我看来,甄宓当时对曹植,只是感激,并未心动。随后那些年,读他的词,弹他的曲,也只是知音难守的遗憾罢了。
不论正史如何,剧情怎样,曹植留给我们的美,是绝对的,唯一的,令人心醉的。
三
闲话一段。
不好意思,实在想不到合适的标题,就这个吧,充分表达出我对美人的向往和爱慕之情就好了。
今年的读书的目标有点大,读古诗词是其中之一。二三月看金庸,四五月看三毛,接着看张爱玲,六七月忙着开店几乎没看书,八月份终于把读诗提上日程。
兴冲冲买了本元曲,左翻翻右看看也还是只对那句“枯藤老树昏鸦”熟悉,其他句子,读起来甚是费力,硬着头皮看了小半月还是搁置了。上周无意间听到范仲淹那首《渔家傲》被编成歌曲,读诗兴致重新回归,又添置了唐诗宋词。
读起来果然好很多,毕竟寒窗十余载,被逼着背诵下来的诗也不算少了。这个时候,就特别感谢当年语文老师的“逼迫之恩”。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要想理解中国古诗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它们,只有记住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状态下,突然了悟,和作者隔空相知,那种感觉,神奇且感动。
经常忍不住感慨:从古至今,那些编著诗集词集的人们真了不起啊!因了他们,我们现在才有幸得以读到这些佳句,故事。
时空轮转已千年,总是不禁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