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还会过“圣诞节”吗 ?
我读过的第一本家庭教育的书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时我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的节奏,那是想当的自满,因为书中介绍的养育孩子的一些方法80%我都做到了,包括,每年扮演“圣诞老爷爷” ,多年来,乐此不疲,孩子们期待圣诞节,我也期待!
但我绝不是崇洋媚外,今年到处在说“平安夜不是圣诞老爷爷带来的,而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这话我决不反对,尽管这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但是做为一名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忘记的,而且我发现咱们国人是非常爱国和团结的,每次遇到国际上的一些不平等事件,或者是一些冲突的时候,大家都会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慨,有些人甚至用极端的行为来宣泄内在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
坦白说,我可以理解,但并不能认同!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什么?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文化自信! 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
知乎上有这样一段话: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请注意,最后一段话:对世界文化历史、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为什么要去看博物馆?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接纳、允许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反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字形,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这次去成都的三星堆更为震撼,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都在做什么?文明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的老板姓是安居乐业的,所以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和创造生活!
为什么要读经典?
读经典,《道德经》《论语》《庄子》...等,中国先贤的思想都集中在这些经典当中,读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处世为人之道,更能够带来文化自信,你更会发现很多国外作者写的书,都引荐甚至参照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内容,你也会发现,国外人用一本书,甚至一套书去表达的内容,我们中国圣人孔子、老子等人一句话就概括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道:读《论语》每个字都要仔细琢磨,因为古人刻字在竹简上是很费功夫的,所以,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一说一大串,经典是一定要慢慢读,细细想才能有所收获!
当我们能够花时间去读一读中国的经典书籍,不仅能提升处世为人的能力,更能让内心回归平静从容,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内在丰富了,自信了,才有余力去接纳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美好的生活!
翻看过往的朋友圈,几乎每一年,都要扮演一次圣诞老人,孩子们也会在圣诞节之前写一封信给圣诞老爷爷,许下自己的节日愿望,然后带着满满的期待去等待,会收到圣诞礼物吗?
这让我想到了樊老师讲过的一本书叫《幸福的方法》 ,小时候,我们去郊游,从我们得知哪天要去郊游的时候,就开始满怀期待,出发之前准备小零食开心,乘坐大巴车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开心,堵车也开心,抵达后游玩也开心,这种满满的期待的感觉就是幸福!
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我们都希望能过上健康,快乐,幸福,喜悦的日子!
所以,无论是中国的节日,还是大家现在都比较喜欢的国外的节日,其实都是为了平淡生活中增加一些色彩而已,并不是说我们过了外国人的节日,我们就不爱国了?我们就崇洋媚外了!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认知要提升,格局要打开!过去不可遗忘,但也不能被过去“捆绑”和“控制”,真正强大祖国,提升国际地位的方式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自然是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感,让国人感觉松弛,自在,人只有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才会更有创造力!
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建立在想象力前提之下的创造力,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切以人为本,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事儿,都没有问题,不用动辄就上升到道德层面,反而压抑了或打击了老百姓追求幸福的动力!
自己的一点拙见,见仁见智!
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