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你用什么方法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路上我们做父母就像在摸着石头过河,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会沿用自己父母养育自己的方式,又或者说用自己的原始本能的方式去养育。
我记得几年前,在我生大宝的时候。那时候很流行一个养育孩子的方法,那是哭泣免疫法。说的是孩子在哭泣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哭一哭,等他不哭了之后再去抱孩子,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
因为那时候自己的无知,也没有过多系统地去研究孩子的教育。碰巧那个时候在网络浏览的时候有看到这个教养方式,就沿用了哭泣免疫法去养育了哥哥。一直到后来自己系统地去学习了家庭教育,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哭泣免疫法在欧美那边已经不再使用。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这部书中,他倡导了一种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华生认为对待儿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
他的儿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如今,在欧美生过孩子的妈妈都会得到助产士和医生的"亲密育儿"的建议。亲密育儿,按需喂养,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基本的共识。
依恋关系
大宝长大之后我发现孩子的安全感比较弱,也由于自己对于育儿没有太多的方法,只能是代际遗传了爸爸养育我的方式去养育我自己的孩子,这也是大部分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于是在2018年,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学习,希望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养育方式,让他可以更健康地成长。
在学习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还有另外一个恒河猴实验,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哈洛也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恒河猴实验,据说哈洛小时候妈妈很会做好吃的,但是妈妈极少给哈洛心灵上的关爱,于是哈洛在进入心理学研究的时候就做了这个恒河猴实验。分别用绒布和铁丝做了两个猴妈妈,然后只在铁丝猴妈妈身上挂上了奶瓶。几乎所有的幼崽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才会去铁丝猴妈妈那里喝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绒布妈妈这边呆着。
过了一个多月,当他们重新看到两个“妈妈”的时候,他们也是朝绒布妈妈扑去。有跟踪调查,这群实验的猴子,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他也证明了并不是“有奶就是娘”,我们作为父母的除了给孩子生理 需求的一个满足之外,还应该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满足。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 John Bowlby )
约翰·鲍尔比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
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现在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情感文章里看到依恋理论的身影。
最初的实验是针对 12 个月大的宝宝,在陌生环境下,父母会离开宝宝一段时间再回到他们身边。观察统计后众多宝宝大概会出现如下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型
这类型的孩子,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会有一些反抗或者不开心。但由于他已经内化了父母的爱,所以当他知道妈妈离开是必须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自己呆着玩或者是和当场的人去和平相处,并且他也相信那里的人是会好好跟他相处。也就是说他既可以自己好好呆着玩,也可以跟父母相处。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就像一个“安全基地”他可以出去探索,他也能回到安全基地去“充电”。因为他们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这类型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安全型的恋人,即可以自己呆着,也能在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很好的相处。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可以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感情和生活。
焦虑型依恋
这类型的孩子通常跟养育着分离后就会很焦虑,非常依赖养育着,他们不相信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很依赖他人。
这类型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痴迷型恋人,会经常焦虑伴侣不爱自己。
丽莎是个焦虑型依恋的恋人,在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感情很好。在结婚后,丽莎用自己的照片做成了日历放在老公的办公室。有一天她去办公室找老公的时候,发现日历还停留在上个月,于是就跟老公发脾气,觉得老公不爱她。如果爱她的话就应该会及时翻日历,并且在闲下来就会欣赏自己的照片。
通常这类型依恋关系的人也比较敏感,心理戏会比较多。如果这类型的人可以遇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恋人,则可以慢慢转变。
矛盾型依恋
这类型依恋的孩子在做实验的时候,如果妈妈细心观察还是会发现,其实父母走的那个时候,孩子还是想要去挽留妈妈的。只是由于妈妈长期的养育方式,导致这类型的孩子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长大之后,这类型的孩子很不愿意花时间相处人际关系。他们会觉得人际关系是最浪费时间也最没有用的。
通常这类型的孩子妈妈用的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哭泣免疫法养育出来的。
恐惧型依恋
这类型的孩子通常妈妈的养育方式很不稳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定。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对孩子极其好,当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超级严厉。孩子无法捉摸妈妈今天的心情如何,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上面也有提到恒河猴实验,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稳稳的安全感
近年来也有很多心理学家纷纷表示,童年的依恋关系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既然依恋关系这么重要,那作为妈妈我们是不是什么都要去满足孩子吗?如果不是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呢?
想要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最重要就是刚出生的头三年,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到今天都还普遍认为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呀。趁孩子还小,把孩子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先去挣钱。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只要抓好孩子的前三年,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和自尊感的重要性。
想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需要做到以下四个点
抚养人稳定
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工作忙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会三天两头换着人带娃。殊不知这样对孩子成才过程中安全感的形成极其不好。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三天两头换人带,他自己本身就觉得很恐惧,不知道今天谁带自己。孩子处在恐惧情绪中,没有办法形成安全感。
很多职场妈妈在孩子六个月之后就回到了职场,为了能够更好的休息,可能晚上会把孩子交给老人去带。有的妈妈就担心是不是这样对孩子不好呢?
首先说明一点就是上面提到的抚养人稳定,说的是主要抚养人稳定。像职场妈妈白天上班,然后回家带娃,相对来说还是算抚养人稳定的。
不稳定说的是今天没空带孩子去给姑妈带,明天带去给姨妈带,后天带去给表叔带。经常换抚养人孩子会在心理上觉得是不是妈妈不爱我,不要我了,才会一天给我换一个人带或者是觉得你们都不愿意带我,才会一天换一个人来带我。
环境稳定
古有“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去搬家。但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可能孟子刚好是属于那种需要环境来学习改变的人。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成长环境的稳定就不需要孩子不断去熟悉新环境。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感,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当孩子需要用精力去熟悉环境,就无法安心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无条件的爱和陪伴
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吃穿住行,别人家孩子有的都希望自家的孩子都复制粘贴一份,生怕委屈了孩子。又或者是别人家孩子报的兴趣班,自家的孩子也要报,不能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其实孩子的起跑线正是父母自己。我们都只关注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却忽略了孩子头脑和心理的养分——无条件的爱和陪伴。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恰巧是父母忽略的爱和陪伴。
说到这里,也许父母们会反驳说:“正是因为我爱他,才会想着努力给他更好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只会直接感受,一整天见不到父母,父母跟他说爱,他感受不到。对于孩子来说,最直接的莫过于父母直接跟他说:“宝贝,我爱你。妈妈今天陪你。”
还记得前段时间《小舍得》中有一个镜头,说的是田雨岚的儿子控诉妈妈:“说她爱并不爱自己,爱的只是学习成绩好的自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田雨岚这样的妈妈,只是他们自己都未必自知。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管自己是好是坏,妈妈都爱自己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也是他们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样,妈妈都爱我,他们才有勇气去探索,哪怕错了,他们也才有勇气去承认去改正。
积极的反馈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养育策略。孩子在0-3岁的时候我们需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包容。但是当还爱3-6岁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成为孩子的成长教练,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大的框架,让孩子在框架内自由探索。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并遵守规则。在孩子做对的时候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那些行为是更值得鼓励的。
很多时候有些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反应很大。孩子在还不懂是非观念的时候,觉得只要做这个行为,父母就会关注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好的行为。
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做足够好的妈妈,不是“差不多就OK”,也不是随心所欲地管自己叫做“60分妈妈”,而是要在被需要的时候应及时出现;同样关键的是,她在不被需要时应适时退离。
当孩子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母亲慢慢地减少“把世界带给”孩子,逐渐减少代替婴儿自我的做法,逐渐减少婴儿的依赖感。孩子开始意识到,欲望的满足不仅需要表达,更需要与他人妥协,因为他人有自身的需要和计划。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做父母的角色更应该像教练一样。我始终相信,只有父母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在不同的阶段要锻炼的肌肉群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去调整训练的方法,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升级自己的教练技术。因为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