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物业的不作为,很多居民拒交物业费,这样就形成了管理混乱,道路无人清扫,垃圾桶做不到及时清理,加上拾荒者的频繁翻找,常常会看到溢满的垃圾桶周围横七竖八的废弃物摊到走道,影响交通,加上夏天酷热,厨余垃圾腐坏,招来蚊蝇横飞,我很不愿意说是居民怨声载道,可事实是躲不开这恰如其分的形容。
记得这样的物业管理我此前文章中多次提到,至今并没有什么改善,只能说苟延残喘地凑合运行,不说它了,说起来就又都是负能量泼洒,看看文章题目就明白了,我今天要说的是“拾荒者”。只是物业没能把垃圾及时运走,这样就自然衍生出涉及到各色人等加入了拾荒者行列:有原“三产”退休的员工;有多年来在小区做水电的老人;甚至还有正式退休的员工,夫妻双方加入此列的……我不知他们都出于什么原因,这也不是我平时关注的事情,但它不代你不关注就活在真空里,吃瓜群众吐出的瓜子也会充塞到你的顺风耳里,让你知道一二奇葩。
想想Ji场就这么大地方,来往人群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突出些又极具特点的拾荒者日久就深入人心了。
代表人物A:
她是一名三产退休人员,现已花甲年纪,拾荒历史“悠久”,工具一辆三轮车,“上下班”准时,路线应该是她自己优选出来的,特点是只亲近垃圾桶,基本不上门收,一身劳动者打扮,蓝围裙,大沿草帽是她的标配,她的集散地点是自己家的车库,基本专用。这样有资历的“专业人”,听她女儿说每个月也有几千的收入,大大多于她的退休工资,尽管女婿出于颜面考虑,多次阻止也无济于事,毕竟垃圾里产生的碎银积攒起来也可观。
特殊人物B:
这位老人今年已有87岁高龄,对她面熟但历史不了解,听说也不是生活所迫,前几年老公因病去世,她就变得越来越寡言,虽说儿女都在身边,她不拾荒者也不至于影响到吃穿度用,可偏偏就愿意天天提个塑料袋到处走,以捡拾路边被人们丢弃的各类瓶子类为主,而且腿脚麻利,人还精干,听说就是有一点老年痴呆。她是靠一双脚板子几乎走遍场内所有横竖大小道路,别说是一天6000步的锻炼标准,以我看,每天几万步不在话下,反正我骑车锻炼每天都能碰上她。
特殊人物C、D
这是两口子,均为正式退休职工,育有一对双胞胎男孩子,也都工作了。这两位的特点是经常手拉手走路锻炼,顺便搜搜垃圾桶,捡些可变现的纸壳,瓶子之类的,是补贴家用,还是兴趣所在,甚或是舍不得资源浪费不得而知,从表像看,至少增进夫妻感情应该是没说的。
综上所述,从A、B、C、D这些拾荒者们的面部表情看没有愁眉不展,从语言上听,也没有很多愤世不公,从眼光中更没有捉扑到卑微屈就低人一等的情感流露,他们乐此不疲的坚持着自己的行为,真实地过着与常人无别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常日子。
也许我太虚荣,太在乎别人的眼光,感觉假设有朝一日被沦为生活困难一族,是否会去拾荒,扪心自问大概不会,节俭度日另寻门路倒有可能。
再想想自己平时为什么多数时候不开心,又做不到遇事只求半称心,归根结底欲念太多,心胸不够豁达,郁郁寡欢就成为常态,尽管时时在提醒自己,为了健康应该去改变,但也明白修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他们这些拾荒者相比,最少在保持平常心上要略逊一筹。
说与朋友听,她只一句“智者多虑”回我,这是高抬我了,我认为“愚者”才多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