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理论,现存在着是否过时的争议。而从熊彼特租金(在创新之后,享受一小段垄断利润的时段)来看“护城河理论”不存在过时的说法。
一个熊彼特意义上的商业周期分为三个部分:
1)创新,找到了一种新的技术;
2)创新形成“护城河”,带来了“熊彼特租金”,让企业家享受一段时间的垄断利润;
3)模仿,大量模仿者跨越“护城河”,消灭超额利润,“熊彼特租金”消失。
挖护城河可以帮你挡住蜂拥而至的竞争对手。而杠杆则是你掌握了核心能力后,能帮你复制自身,做大做强的神器。
商业上的杠杆原理是指找到一个坚实的能力内核作为支点,然后用更多的资源杠杆,撬动更大的结果。
提到杠杆理论,最知名的就是阿基米德的这句话了: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藏着两个关键词:
1)支点
2)杠杆
在商业世界中,支点,就是你的“能力内核”,其必须坚实可复制;而杠杆就是你“用以撬动更大成功的资源”。
那什么才是你可以复制做大的支点呢?
第一,好产品不是支点,做好产品的流程才是。
很多人喜欢“Home Made”,也就是纯手工制作。这种喜爱,当然有手工带来的价值感,和独特感。但是手工制作,也就意味着,它很难复制。把以技艺为核心的“手工业”,变成以流程为核心的“工业”,是夯实支点的关键。
第二,好员工不是支点,产生好员工的制度才是。
一两个员工鞠躬尽瘁,很容易让老板感动。但是,他们鞠躬尽瘁的原因,是普遍原因吗?如果把所有员工都换掉,今天的激励制度,能让新员工一样鞠躬尽瘁吗?把员工动力,从个人觉悟,变为系统性的激励相容,是关键。
第三,好用户不是支点,获得好用户的方法才是。
你正好把店开在了全市著名的加班公司旁边,所以健身房生意特别好。这点不可复制。你开第二家店时,如何找到另一个“加班公司集散地”?找到有效流量的方法论是什么?这是关键。
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有:团队杠杆、产品杠杆、资本杠杆。然而这三种复制能力内核的资源杠杆的作用,取决于其能力内核。内核强大,则可以帮助你快速成功;内核弱小,则可能加速失败。
团队杠杆的四种运用方法:用信任黏合的羽毛球双打模式、用战略黏合的足球队模式、用流程黏合的交响乐模式、用奖惩黏合的军队模式。
从严重依赖人类“边际交付时间”的“服务”,变成了更多依赖技术和工具,而较少占用人类时间的“产品”。一旦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就大大增加了做大的可能性。因此产品杠杆相对于团队杠杆,在复制做大的空间上,具有更大优势。
资本杠杆就是把可复制的能力内核通过资本的方式来放大复制,以此来获得超额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