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理咨询的聊天
在一次与学生聊天中,无意中聊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该同学是心理社成员,平时的部分工作是按照排班计划,轮流在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接待。
——(我)你经常在心理咨询室工作吗?
——(学生)一周又2-3次,一般是没有课的时候
——(我)去那里咨询的学生多吗?
——(学生)很少
——(我)一般是什么原因
——(学生)第一,我们在那里接待,估计同学们是担心私密泄露;第二,也有感觉心理咨询师是否有能力帮助。
——哦,其实并不是有心理问题的才去咨询,有些发展或学习困惑都可以去咨询的。
该话题聊天结束……
你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是同样的“遭遇”吗
对于学校而言,心理咨询室存在的意义
根据我粗陋浅薄的认识,心理咨询室大约是做这些事情的
1.提供全校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必须有,因为是教育厅规定的)
2.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性质)——细细想来,哪位老师会去咨询?想找死的哪位,估计,呵呵。
3.及时发现并受理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并进行及时的转介。
4.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以及组织相应的活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上级部门要求设立的!!!
我的心理咨询经历
话说本人在读本科时,还曾经去做过心理咨询(我是不是有病?!)
当时接待我的是团委的一个老师,女老师,很平和,从气质看样子至少是副处长。从现在回忆来看,她估计不是心理咨询师(至少没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呵呵)。聊天的主题大体是女孩子当时的一些困惑,也或者是社交恐惧症(我大学期间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对外交往有些困难,但现在不会有人相信)或者其他我真的想不起来的话题。我们用了大约1个小时,就是师生之间谈了一下。椅子的角度大概也不是45度角,大概就是平放的两个真皮沙发。
去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同学就一定有我们所谓的心理疾病?
解惑时间
“心理学内容有个骄傲自大的说法,心理学家有三个任务:诊断并解决心理问题;让普通人更快乐,更幸福;让天才更天才,普通人更聪颖,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积极情绪的力量》推荐序)
昨晚开始阅读《积极情绪的力量》(被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塞利格曼惊呼为“人才”的积极心理学领军人物芭芭拉 弗雷德里克森 Barbara Fredrickson 所著)。尽管只阅读了序和第一章,但已经收获多多了。
从以上说明,解决心理问题只是心理学家要解决的三大任务中的1/3,另外两个大约就跟积极心理学有关了。但实际研究情况如何呢?
“当对1887年至2000年之间的心理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之后,你会惊讶的发现:心理学家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仅仅是消极情绪的1/14。”
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具体资源源于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movie/2006/1/D/7/M6HV755O6_M6HV8B8D7.html)中也提到,他发现,在过去33年(1967-2000年)里,有5000篇文章研究愤怒,有41000篇文章研究焦虑,有54000篇文章研究抑郁(详见下表)
但关于积极心理研究的文章仅有415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更多的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宣传,
开设一些选修课
开办一些讲座
推介一些积极心理学的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