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流派:儒:无所为而为,以“人”为本;道:无为而无不为,以“天”为本;佛:无心而为,以“空”为本。
宋明时期,儒、道、佛三者合一衍生出心学,又称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最后由王阳明的徒弟王艮、王畿、钱德洪等发扬光大,所以后人说心学为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致良知,以“心”为本。王阳明心学有三个主要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的核心就是向内求心,向心求理,致良知就是向内体认、不断践行,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与人格。
心即理: 心,人心,知觉功能,知就是指听、看、闻、尝、触等,心是宇宙和生命的本体,心也是一切修行的起点和归宿。 理:理是派生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也是所有生命的本原;理也是事物的条理、规律和准则,寓于具体的万物万事之中。 在王阳明看来,理是自心本具、不假外求的,只要一念反观,当下体认这个心,便会发现,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能一直都内在于我的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便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同时又是我的天赋权利。
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两事"。人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是知,也是行。换言之,知和行其实同为一个心体的两面,“知行本体原是如此”。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晚年的王阳明提出了心学思想最为核心,也最为言简意赅的命题: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也是他一生修学与智慧的结晶。致良知把早年提出的两个重要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全部囊括在内,使学人更容易领会和掌握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其次,致良知兼具本体论和功夫论的意义,足以含摄阳明心学乃至圣贤学问的主要内容,可让学人窥一斑而知全豹。
致良知: 致,体认、扩充、践行,良知,造化的精灵,是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也是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致良知”含摄圣学的主要内容,《大学》里所揭示的“三纲领”、“八条目”其实都可以用“致良知”一语道尽。“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晚年的王阳明对心学总结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究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