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读了《谈美》这本书的上半部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略有心得,详见上一篇文章阅分享|当我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都在想些什么?
今天开始读下半部分《谈美》,必定也会有所收获。
【关于开场话】
朱先生在开场话里首先说到,他已经三年没有给青年写信了,但并不是因为忘记了,反而是提心吊胆地念着青年。由此可以看出,朱先生对青年朋友是真的关心,真的关爱。
终于,他又要和青年说些什么了。他开始和青年谈美。而为什么要谈美呢?
朱先生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的,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朱先生那样一个危急存亡的时代和青年大谈美,看似不合时宜,实则时机正好。
1.
一开谈,朱先生就分别用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三个角度来评价公园里一棵平常的古松。让这棵大家看来一样的古松变得各有各样。
这不就是那句我们常用来比喻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而他用一棵普通的、常见的松树来举例子,实际上也是在告诉我们,美是随处可见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正如他说的,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而这个想法又和,罗丹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不谋而合。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愿你我都能走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
看第二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是比较有感触的。
朱先生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几件有趣味的小事,来说明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也正是俗话说的“家花不比野花香”。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特别向往那个海上花园城市,厦门。以至于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厦门的学校。报到那天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送我到学校的,顺便带他们看看我的学校,看看这座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城市。
那会对这个全新的城市满是好奇,于是问当地的同学哪儿好玩啊?他们的回答真是出奇的一致,“没有什么好玩的啊!”于是只能去探索这个城市的美丽。
现在想来,也能理解。因为在那之前我也不觉得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好玩的。但远离了家乡以后,才发现有那么多美丽就在身边。后来常常和身边的朋友安利自己的家乡,那个除了海还是海的小岛屿,那个上了央视成了综合实验区的小县城,那个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平潭。(一些图片可见摄影|也曾想,坐拥一座岛,拥抱一个人)
一件本来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
同样,一个你呆腻的地方,试着远离它,到别处看看,你定会无限想念它。
3.
第三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里说到,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有互相感通之点。所以即便庄子不是鱼,他也能感受到鱼的世界。因为他吧把自己情感代入到鱼的身上去了。
没有人是这个世界的孤岛,人也不会各成孤立的世界。
“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了,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了在物的了。
这个宇宙是存在移情作用的,所以我们常常会因为心情好而觉得一切都那么美。晴天有晴天的明媚,雨天有雨天的惬意。反之,心情差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也觉得是负担,连绵的雨天更甚是心烦!
艺术的欣赏也是一样,不论音乐还是书法。移情作用哈哈往往带着无意的模仿,看不同名家的书法作品会有不同的联想。听不同节奏的音乐,生理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最后,朱先生通过美感经验既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提取出两个结论: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2.人不但移情于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4.
在第四篇里朱先生与我们谈到了快感与美感的区别。他说,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如口渴喝水,腹饥吃饭,饱食暖衣都属于快感。而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也不带占有欲的。
文艺和梦一样,都是戴着假面具逃开意识检察的欲望。
朱先生说到佛洛依德的享乐主义式的文艺观,他的毛病也在于把快感和美感混淆,把艺术的需要和实际人生的需要混淆。就如一部情色电影或一本情色小说,你出于满足性欲的角度出发,那就是满足于自己的快感。
想起那些被禁的优秀的书籍或影视作品,不就是因为某些人将他们作为满足快感的工具,而忽略了他的文学价值,才一昧地被压制。想起大学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老师给我们打开了新视界的那扇大门。
如果人人都懂朱先生所说的“很浅显的道理”,也不至于走上迷路。而能更客观地看待某些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