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36,37】
2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茞!【38,39】
3 彼尧、 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40,41】
4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惟捷径以窘步。【42,43】
5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44,45】
6 岂余身之殚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46,47】
7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48】
8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49,50】
9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51】
10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惟灵修之故也。【52,53】
11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54,55】
12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56】
13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57,58】
译文:
1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2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茞和蕙。
3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4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5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6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7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8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9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10 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11 你当初于我相约黄昏为佳期,为什么却中途改道变故?
12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13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注释:
36、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2-1】
37、固:本来。【2-1】
38、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2-2】
39、蕙(huì)、茞(chén):均为香草名。【2-2】
40、耿介:光明正大。【2-3】
41、遵道:遵循正道。【2-3】
42、猖披:猖狂。【2-4】
43、捷径:邪道。【2-4】
44、偷乐:苟且享乐。【2-5】
45、幽昧(mèi):黑暗。【2-5】
46、殃(yāng):灾祸。【2-6】
47、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2-6】
48、踵武:足迹,即脚印。【2-7】
49、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2-8】
50、齌怒(jì:暴怒。【2-8】
51、謇謇(jiǎn jiǎn):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2-9】
52、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2-10】
53、正:通“证”。【2-10】
54、期:约定。【2-11】
55、羌:楚语,表转折,相当于现在的“却”。【2-11】
56、成言:诚信之言。【2-12】
57、既:本来。【2-13】
58、数化:多次变化。【2-13】
理解:
1
原: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36,37】
译: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1)三后:普遍解释是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
“三后”这种说法在不同的文章中都有出现,算是一个固定的词语,但是在不同的文章中所指的人不同:
《离骚》中指的是“禹,汤和文王”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 指的是:“虞、夏、商三代的君主”
《淮南子·人间训》“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指的是“禹、契、后稷”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指的是汉宣帝、景帝、文帝”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
至于为什么《离骚》中的“三后”指的是文王而不是武王,原因可能是:
第一 虽然武王是周朝开国天子,但是文王毕竟是武王的父亲,毕竟也有谥号(那时候没有“谥号”的制度,但也算是谥号吧)。灭商的工作从文王就开始准备了,特别是收了一群辅佐的良臣。文王收罗人才,武王行兵伐纣,《离骚》这一段正是在赞美古代开明君主们德行完美礼贤下士,所以“三后”在这里说是文王应该也是对的。
第二 《诗·大雅·下武》中有“三后在天,王配於京。” 《毛传》注释“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王,武王也”。也就是说:在这里“三后”里指的之一是文王,而“王配於京”的“王”才是指武王。
《诗经》里面的诗比《离骚》早不了多少年,也许正可以从侧面说明:在当时的某种情况下“三后”如果指周天子,那就是指“文王”,如果想指武王,那就是一个字“王”。
以上解释来自网络。
2
原: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茞!【38,39】
译: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茞和蕙。
(1)申椒:一种花椒
(2)菌桂:就是肉桂
(3)蕙:即惠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瘦长,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一茎可开十来朵花,色、香都比兰清淡。可供观赏,根皮可做药材。
(4)茞:古书中的一种草的名称,有时亦指代贤良之臣。
3
原:彼尧、 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40,41】
译: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1)尧:帝喾(kù)之子,姓 伊祁(亦作伊耆 qí ),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故称唐尧。以子丹朱不肖,传位于舜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2)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
“舜”是姓氏“虞舜”的缩音。“虞”读“吴”,“虞舜”也就是“公孙”或“乌孙”。关于这个“虞舜”家族,《五帝本纪》云: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3)耿介:王逸注:耿,光也;介,大也。
4
原: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惟捷径以窘步。【42,43】
译: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1)昌披:《文选.离骚》作“昌披”,《楚辞.离骚》作猖披。现在两种写法都有,意思一样。
(2)窘步:王逸注:“窘,急也……欲涉邪径,急疾为治。”《文选·颜延之》:“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注:“急步追之,常恐先迷失其正道也。”
此处是上面的意思。
窘步还有一个意思是步履艰难。
三国魏曹丕《陌上桑》诗:“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金元好问《论诗》诗:“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鸷忍·彭博通》:“ 元时攸县张子云者,身长八九尺,为人担米,肩各一石,首戴五斗,而行无窘步。”
清戴名世《游烂柯山记》:“从亭侧攀萝缘磴而上,皆窄径,窘步至其巅,正与亭相对。”
5
原: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44,45】
译: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1)惟:语气词。
(2)夫:那些。
(3)偷乐:贪图享乐。
6
原:岂余身之殚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46,47】
译: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1)殚:形声。从歹,从单,单亦声。“歹”指“割肉裂骨”,“单”意为“大力”。“歹”与“单”联合起来表示“用力到极致”。本义:(气力)用尽、竭尽。
(2)殚殃:这里译文解释为害怕招灾惹祸,把殚作害怕解,觉得不对。似乎应该是招尽祸事之意。
(3)皇舆:huáng yú,亦作“ 皇轝 ”。意思是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序》:“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 。” 明张煌言《秋怀》诗之二:“只愁绵力弱,何以挽皇舆?”
7
原: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48】
译: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1)忽:迅疾貌,犹言“匆匆地”。
(2)踵武:王逸注:“踵,继也。武,迹也。” 唐刘知几《史通·鉴识》:“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杨树达《自序》:“近代学人虽复力求踵武,亦步亦趋,然谨严审核,未能逮也。”
8
原:荃不查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49,50】
译: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1)荃:香草名,即“菖蒲 [calamus]”,又名“荪”。古用以比喻君主。这里指楚怀王。
荃宰(指君臣);荃荪(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荃察(旧时书信中常用为希望对方鉴谅的敬辞);荃芜(香草名)。
(2)中情:内心的思想感情。
9
原: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51】
译: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1)固:原来;本来 [originally,from the beginning]。
10
原: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惟灵修之故也。【52,53】
译: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1)灵修:指楚怀王。王逸注:“灵,神也。修,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
11
原: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54,55】
译:你当初于我相约黄昏为佳期,为什么却中途改道变故?
这句是个比喻。
12
原: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56】
译: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接上句,还是以婚约来比喻。
13
原: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57,58】
译: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