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进行运动会,有点小雨,也挡不住彼此运动的激情。自己除了参与跑步接力之外,就拍照,客观真实地记录美好与不太美好的事。拍照很累人。 这是竞技拼搏的学生。 这是手机运动的学生。倘若没有手机,这些学生还有什么? 手机不一样的用法。 运动的友情还有就是学校门卫的守护。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灵性,淳朴,自然 。 作为老师我当如何去守护学生的灵气呢? 用拍风景的镜头来拍人物是很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告知自己需要更多地去尝试,更多地去学习,才能让自己稍微的不那么落后。让生活能有点提高。自己很需要学习。减少废话,干净利落,准确客观,也符合做人新的,简单、真实、自然。 给学生讲解作文是很头疼的事,很多时候都不敢轻易去尝试。再好的技巧,没有内容也是空白。作文先做人。一直在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鼻子去嗅闻,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舌头去品尝,用双手去触摸,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五官去观察认识这个世界,用大脑去感知这个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传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在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用最普通人的心态去看,去听,去分析,去思考,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学会关爱,从自我,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始。 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思考,那作文不是简单了吗? 这次是就2019年全国语文卷三漫画作文来讲解的。 2019年全国卷3高考的作文题是一幅漫画。 要求:围绕漫画,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要求:围绕漫画,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首先让学生用解答漫画题的方式概括内容,即看到的对象在做什么。同时反思为何这么做?再问,如何审题立意。分三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同时告知漫画的主题,要么颂扬,要么揭露讽刺,情感表达是很鲜明的。 该漫画有两个对象,一个是在看书的学生,一个是在看学生看书的老师,问为何?学生看书,为了高考,为了美好的明天。老师看学生是关爱,渴望学生更好更优秀。与学生相比,这里老师是材料的主角。老师是个有情怀的老师。他的爱心是关爱学生成长,从小处谈,学生需要有爱心的老师,学校教育需要有情怀的老师;大一点说,社会需要有爱心,有情怀的教育,中国更需要这样的教育。 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来分析思考。从小的方面,既可以从老师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学生角度入手,还可以从师生同时入手,构成当下美好温馨的学校教育环境。从大的方面,从师生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再到中华的觉醒。还可以古今中外来谈,拓展视野,打开思路。着眼过去,展望未来,珍惜现在。 材料二,也是某年语文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首先找出文字谈论对象,木匠、根雕艺术家、树根。 其次分析原因。木匠认为树根无用,根雕艺术家视为宝贝,树根在材料里无话。为何?有人分析材料是从实用性,艺术性,来点评树根的。其实我看,都是从各自实用的角度来点评树根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从木匠和艺术家角度看树根,不以僵化的标准去衡量人才或者说多角度去发现人才,重视人才。 可是貌似没有人从树根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当下不是市场经济吗?市场可以选择人才,人才也可以选择市场啊,选择属于自己的市场。何为人才?对木匠有用的还会对根雕艺术家有用的? 个人理解,对自己有用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做自己是属于自己的人才。树根不论木匠还是艺术家如何看,它还是树根,有自己的本质,有自己的形式,不会因为他们而改变,做自己才是属于它的才华。倘若树根像树干一般活着,估计最后树死了,它也会灭亡。如果树根按照艺术家的理解去活着,可能也会崩溃的。它的才华只是被他们发现,而不是因为他们才会拥有。才能是属于它们自己的,属于树根的。 不知如此分析,能被大家接受吗?请朋友们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