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不在七夕里,而是在你懂我相视的瞬间。
七夕到了,铺天盖地的信息应接不暇。
但是,再密集的信息也很难改变拖家带娃妈妈们的按部就班。别说七夕,就连情人节可能也只是平日里普通的一天。该上班上班,该做饭做饭,该带孩子上课上课,该督孩子学习学习。也许,前几天还记得这个应该有仪式感的日子,但是到了那天不知道有多少突发的事情让你完全无暇这个让年轻人不会错过的日子。
这些“节日”并不像春节、中秋或者端午那样随着年龄已经深深地刻在了生命程序里,也不像一年一度的生日那样无法错过,就算你忘记了那么多爱你的人也会早早提醒。
年轻的时候,这些有的没的节日我们都要过到,只有这样生活才会丰满;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生活被孩子的一切充斥着,在上有四个老、下有一到两个小的中年时期,生活要是能简单一点就是奢求了。
妈妈们每天睁开眼睛就是一场恶仗,8小时在升级打怪,其余的时间都在努力“装”着做个好妈妈,绝对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在岗上。
看着手机里老师发来的作业要求,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督着孩子一条一条的完成,想想当初自己上学要是有这个劲头,估计清华北大都留不下啊。
凭着和孩子一起上琴课学到的乐理知识,边看谱子边看琴上的指法,一遍一遍听着孩子弹的稀碎的曲子,当弹到第十遍还和第一遍一样吱吱嘎嘎的时候,你仍要压着怒火装着很有耐心的样子、大棒和胡萝卜并用地纠正和鼓励。
那时的音标已经变成了今日的自然拼读,完全没有概念的我们在网上现学现卖,边学边辅导。半个小时练习一个发音还记不住的时候,我们基本有拍孩子脑袋的冲动了。
拼音早已像小学的记忆一样模糊了,但你仍要把它们从大脑深处挖掘出来,单韵母、复韵母还有整体认读,哪一样都要拎的清清楚楚。
看看孩子的数学,分分钟有种被考住的焦虑和窘迫。大量的几何题已经代替简单的算术,正方体有多少个角多少个棱?让我先找个盒子数一数。
工作日虽然忙碌,但终归内容有限。到了周末,基本进入开挂的状态。早上吃过饭,游泳班、武术班、英语班、演讲班、主持班、舞蹈班、乐器班、声乐班、击剑班、球类班、滑冰班、数学班、围棋班、画画班...
周末的两天,妈妈们不是在陪孩子上课,就是赶在去上课的路上。
妈妈们感概,周末太忙了,等着周一好好休息一下。
好像画面里少了什么?对,还有一个摆设那个高高在上的爸爸。
他们永远最擅长的就是指点江山,“找茬”是他们的专长,他们总能挑出你在孩子身上没有全力以赴的地方。但你若让他来示范,基本家里就鸡飞狗跳孩子哭闹了。
当然,在我们确实有事需要他们上岗的时候,他们也总是信心满满,但不解如他总会出现你千叮咛万嘱咐的意外。一次,早上没等孩子起床就出门了,爸爸送孩子去了学校,等晚上妈妈去接的时候竟然发现孩子穿了一件“紧身衣”,妈妈哭笑不得:“真佩服你爸,从哪儿找这么一件去年的衣服给你穿上了啊?”
爸爸们也对妈妈的忙碌也十分不解,我带孩子怎么就这么轻松呢?因为爸爸带孩子不用学习、不用练琴、不用各种监督,俩人在一起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还一起吃妈妈不让吃的巧克力冰激淋棒棒糖。
那种情况是只许爸爸放火,绝不许妈妈点灯的。
这就是妈妈们真实的日常,24*7循环往复。别说无聊、别说磨人,只要不生病,这就算万幸了。孩子一旦生病发烧,妈妈们连睡觉的那几个小时都要起来站岗。孩子半个小时哼唧一次,你不断地监测体温、各种降温,几天后的夜里,你明明记得几点吃了美林,可是再被孩子哼唧起来后,就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是几点吃的了。
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对生活大把大把的热情都在这些琐碎里消耗殆尽。妈妈们从崇尚丰富到喜欢简单,从吃吃喝喝到守家带娃,从追求形式到舒服自知。
我们不是对生活没有激情,是有限的激情要用到更加重要的事情上。不是我们在生活里没有仪式感不去参与各种噱头的节日,而是我们不再随波逐流,我们找到了自己节奏、去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和生活。
七夕,不论圈里多少人收到鲜花、红包和礼物,这一切都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在婚姻里还是爱情中,我们与另一半彼此的联结和关爱都不再取决于这些外在的礼物,而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聊天、两口子在孩子睡后的呢喃、三个人一起的嬉戏,这些一个个平淡又普通的的瞬间。
其实,妈妈们也并不需要多贵重的物质礼物,也不用在七夕放假,只要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就是婚姻里最大的慈悲了。
有时候我们想要的无非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理解的心。
欢迎关注、点赞、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