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潭村的那几天,我过得极其的恣睢。
我长时间睡觉,长时间不和人交谈。只是一个人躲在工作室里,发呆看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风。
某天晚上,一群朋友过来,都吆喝着要看看我。我下去露了个脸,就再次躲回屋。有人于是说:你太不合群了。
我回了一句:为什么我一定要合群呢?
他说:人,就应该合群。
我笑笑。正是因为有了人们所谓的“应该合群”,所以很多不合群的人都被绑架,假装着去合群。然而到头来,除了面具下的痛苦,我们还剩下什么?
01
不合群只是偶尔孤独
假装合群却时刻令人疲惫
合群俨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
就连电影《大空头》里的金融天才迈克尔布瑞,也放弃坚守自己本来的性格,努力与别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因为他老婆认为这样才健康。
不合群是一种病,社会容不下“千人千面”。于是合群的人唾弃不合群,不合群的人都假装合群。可是,努力去合群的我们,又活成了什么样?
我十几年的好友琴子,从小就不太合群。女孩子喜欢的跳绳、编花、追偶像剧,男孩子喜欢的篮球、足球,她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在学校时,她是同学们眼中的“壁花少女”,没人理会。但她并不介意,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对此,她说自己感到相当满足。
但工作两年后,她的性情突然大变,开始给《创造101》投票,跟同事约着逛街,朋友圈晒各种小确幸,简直一副社交好手的模样。当时我还问她原因,她还发努力加油的表情过来。
不久有一天,她约我出来喝茶。我看她脸色不太好看,额头上还满是痘痘。于是询问原因。
原来,琴子在工作之后,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但在社交上她还是一直保持着在学校中的不合群状态,同事们的聊天她甚少加入,平时约着一起逛街,她也多是拒绝。久而久之,同事们也就不叫她了,她也觉得没什么好遗憾的。
但就在她申请转正的时候,领导找谈话并告诉她,她转正失败。理由是她不合群,不利于团队和谐。
那一刻她明白了,在70%靠人际的职场上,不合群是“害群之马”,即使工作非常出色,讨不了同事和领导欢心,你也别想有什么好结果。
于是在下一份工作时,她放下了自己喜爱的书籍,努力去观察同事们的喜好,跟同事们保持相同步调。同事们都夸她工作能力强,是个讨人喜爱的小姑娘。
然而,她的身体开始出现状况。她的胃开始疼痛,有段时间吃什么吐什么。睡眠更是一塌糊涂,整夜整夜的失眠。她去过医院,除了带回一大堆治标不治本的中药回来,其他一无所获。
“为了假装合群,我每天违心地做着好多事。为了聊天时能搭上话,我要去追《延禧攻略》,搞清楚魏璎珞是谁,大猪蹄子又是谁。为了建立良好的关系,我要放下书,跟同事一起去逛街买衣服。以前一个人是偶尔孤独,现在才发现假装合群却常常难过。”
不合群只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玩耍。不用迁就,不用讨好,随心所欲。虽偶尔孤独,但心却满足。与之相比,假装合群的狂欢才更让人疲惫。
02
假装合群是一种妥协
不合群却是对人生的负责
为了不被冷眼相待,为了保住暂时的饭碗,不合群的选择假装合群,这是一种妥协。但其实,我们是可以有选择的。
三毛从小就与别人大相径庭,喜欢坟地,梦想去拾荒。她才华横溢,却不留恋尘世,选择了独自去流浪。她放弃三个优秀追求者,跟着爱情一起去了撒哈拉沙漠。她说:“如果你给我的,跟你给别人的一样,那我就不要了。”
这样一个不合群的人,从来没有被自己的不合群所困扰,反而却欣赏自己的不合群,永远在选择与众不同的人生。
前段时间《爱情公寓》电影上映,原班人马都在,唯独少了“关谷神奇”。有人给他留言问他为何不再演了,他说:“我不喜欢这个角色,他与我的性格完全相悖。我也不喜欢喜剧。”在挣扎彷徨了很久后,他丢掉了备受大家推崇的喜剧身份,做了一个不合群的人。
在2016年电影《摆渡人》上映时,王家卫对其大赞特赞,众多明星也随口附和,只有王传君不合群地说:我不喜欢。
为了更接近自己想走的路,他出演了《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小流氓,虽然角色并不讨喜,但他却认为这是有深度的演绎。
为了出演《我不是药神》里骨瘦如柴的病人吕受益,他在病房里饿了几天几夜,只为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病人的模样。
他不再迎合观众,也不去讨好市场,他选择了一条不受大众喜爱的,却是遵从自己本心的路。
03
假装合群交不到真朋友,
不合群却能遇上生死之交
《士兵突击》里的成才想收买人心,经常用各种小恩小惠来笼络领导和队友。他在许三多面前多次炫耀自己的好人缘。但事实上,当他被迫离开部队时,却没有一个战友来相送。在走的那天,他在雨中苦笑道:“我以为我没处下一整个连,至少也处下半个。到头来,却只有许三多你一个人。”
成才一向看不上自己的战友,一心想往上爬,但为了活得更如鱼得水,他假装合群,与战友称兄道弟。可是,人是很聪明的动物,他能很敏感地感觉得到你是否真心。
伪装的友情,换不来真的朋友。
反而一直不合群,却不奉承任何人的许三多,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333个腹部绕杠时,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对于不合群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很多人的关注,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还是在乎他的,那么他就会倾尽所有的真心对待对方。
《玛丽与马克思》就是如此,电影阐述了两个不合群的人成为了生死之交的故事。
玛丽是个没有朋友的孤僻的女孩,而马克思则患有肥胖症和自闭症。
两人阴差阳错成为了笔友。他们互相倾诉自己的生活、苦闷和喜乐。
通过一年又一年的交流,两人的心越走越近,最终一起走过了20年,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侣。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活中也不会有两种完全相同的性格。我们不必为了附和大多数而去否定自己的不同。社会本就因为差异化而精彩,如果你所处的环境不容许真实的你存在,那么试着换个地方。总有一天,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