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也许是与一朵莲花的缘,邂逅蒋坤元老师的《愿做菩萨那朵莲》。
隐隐感到惭愧,入简书几个月了第一次遇见,然后急不可待的阅读,第一次看书忘记了时间,连续多年的自律睡眠时间被打破,每天十点的作息时间读到午夜一点……
《愿做菩萨那朵莲》中都是蒋坤元老师讲述他生活中的过往,以及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冥冥中的早注定。
清楚记得这天是六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的日子,我每年都会准备观音诞礼赞,家里也供有观世音菩萨,每天焚香诵经祈祷,也常常去附近寺庙参加活动。这天,我做完活动,还写了(信仰)一文,忽然看到蒋老师的《如此遥远,如此美好》一文,慈悲善良如蒋老师,把自己去请弥勒佛尊的过程如数家珍的一一详尽……我们五百余信众跟随小菩萨阿青阿姨去浙江奉化雪窦寺进香……
看完这篇如此遥远如此美好,我开始收集蒋老师的文章看,才知道蒋老师的厉害,知名企业家,自己写书也有30多部了,由衷敬佩,让人感叹,既然第一眼看到《愿做菩萨那朵莲》,还是说下这本书,从第一章看见蒋老师说起普陀山的慧济寺,蒋老师常常去做活动做礼赞,好向往,身边也有朋友每年从广东飞去普陀山,每次听她说起这个地方都是神秘虔诚的感觉,在一个湖心岛上,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一切都是美好的欣喜。
在这本书里,我也收获了诸多的美好和欣喜。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
佛书上说,光明就是佛,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的善,就造天堂的因。这个心的恶,就结地狱的果。
这些佛性的文字都是出自蒋坤元老师的文中,一个经历过风雨经历过辉煌人的心念。
佛说,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只有那些不成熟的稻穗,才会在风中高昂着它的头,有的人就像这种不成熟的稻穗,最后被人轻视。一个人学的东西越多,维持生命力的时间才会越长久。
这些文字的哲理,出自一个脚踏实地走出了自己的高度,放飞梦想飞出了自己一片天地的蒋坤元老师,人在高处却还孜孜不倦,一切以纯朴的本心,寻求一份淡然心境。
书读万卷,不如善心一颗
释迦牟尼说,学书得何义利?没等何须学引书为,汝等但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句话很有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善心,哪怕读书万卷,于人于自己也未必有益,有时还可能造下无边的罪业,害人害己。相反,若有一颗善心,已经具备了人世最高的智慧,无论他在事业方面有无成就,他也能在心造的佛境中享受无边的快乐。
这些文字如春风拂过,却重重的刻在心间。
《愿做菩萨那朵莲》中全书都是蒋坤元老师的生活中的琐事,在琐事中所悟出的大道理。记得看到一半时,蒋老师述说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心素如简,气质如莲的朋友,在蒋老师的文字中大加赞赏,赞美之余是满满的怜惜和难过……此刻我也是如此难过,为这位名字叫素心若莲的女子……
她说,我愿为莲,我愿用一生的时间守着一池清水,风也罢,雨也罢,只求无尘无染,无恨无怨,做一朵与世无争的荷莲。
……
她说,我喜欢一个人走在林荫小路上,那种空旷而宁静的感觉令我感到内心无比平和。心烦意乱时,守住一颗平静的心吧,听听音乐看看窗外那湛蓝的天空,看看那一抹纯净,不是正像我们的心吗?或者,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只是放松自己,感觉自己就像是飘在云端或是落在草地上,享受吧,享受自己心里的那一份平静。又或者在不平静时让我们邀上一位好友或者自己的爱人,缓缓叙说着自己内心的疲累,不必有回应,不必有安慰,仅是这一份倾诉便会让我们的心慢慢趋于平静。
读着这些文字,眼泪止不住的落下~多美的文字啊,多好的心境啊,在和蒋坤元老师的友谊中,是个体贴入微,心如莲花的女子,可是……可是……人生无常,她却在大好年华,如三毛一样的去了~人生路上,可以让你风景看透,又让你唏嘘短叹。
这几天,一直在看蒋坤元老师的《四十才是青春》一书,由于时间关系,还没看完,少少时间时就看蒋老师推荐的美文,欣赏学习,闷下心去观察,其实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去看,去学的。
感恩蒋坤元老师把生活中的美好分享,感恩遇见,《愿做菩萨那朵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