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写父母是最难的,有时候思绪太多,感情太丰富,反而无法提笔。
我的这篇文章,尊重了自己对父母的真情实感,敞开了我的心。
我不期待被称赞,但是,我敢说,文中的一切,你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有一天也会经历。
还是那句话,希望你们认真看完。
祝愿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们,健康平安。
前几天是重阳节。
一大早起床后给妈妈打电话。
妈妈告诉我,这几天把家里的暖气片换了。
因为,冬天爸爸怕冷。
自从爸爸第三次脑梗之后,他越来越怕冷了。
初秋就要穿个秋裤,整个人都要摑起来。
妈妈说,原来脾气火爆的爸爸,最近几乎不发火。
走路已经没有声音。
听到这些我心里一阵阵发凉。
我从上次回国看他,到今天也就不到三个月。
我走的时候,爸爸还活动自如。
老年人的世界,有时候真让我们度日如年。
前几天,朋友圈里看到金老师(我的一个朋友)在分享他妈妈做的菜。
他的妈妈也是年过7旬。
那天,他晒的红烧猪蹄,对于功成名就,已经体验过山珍海味的亿万富翁金老师,把这个菜表扬成了米其林三星,妈妈的味道,在他的心里已经登峰造极。
一家人的合影,笑颜如花。
我点了个赞,突然不知道怎么留言,我只知道,那一刻,心被击中。
很羡慕他的父母在身边,依然偶尔被他要求做几顿饭。
对他来说,他做的,是让年迈的父母感觉到他们永久的价值,父母再老,都希望能用最后的力量去呵护他们的孩子。
金老师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好男人。
以前,我每次回国,妈妈几乎每天都给我做饭。
她的手艺,至今无人能及。
烙的馅饼,炒的小鸡,就连最普通的小米粥,都把味道做到了我的胃里,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大多数的我们,父母饭菜的记忆贯穿了我们的童年,并一直延续着旺盛的穿透力。
01
去年的秋天,姐姐突然跟我说,妈妈的腰疼的厉害,让我回去一趟。
在我的记忆力,家里的事情,只有让我出马,肯定是大事。
立马回国。
发现妈妈已经不大走的了路。
赶紧去北京,找了一大帮朋友,约了三个著名的骨科医院,所有的医生都有一个结论,老年人病变,椎管狭窄,必须手术。
恩师常总联系了同济医院的骨科主任,给批了病床,决定立刻手术。
不过,妈妈竟然不同意在北京做。
她很少跟我坚持。
她说,像她这个年龄,这么大的手术,前途未卜,不希望在北京给儿子添麻烦。
妈妈态度坚决。
跟各路专家商量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家乡,但为了保证手术的把握,可以把专家团队请到家乡的医院。
手术定在了一个礼拜后,一个温暖的周六,初秋。
家乡的城市,落叶正酣,医院的病房里全是人,走廊里都住满了。
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也那么令人伤感,它们想用最后的力气,证明这个世界它们曾经来过。
但是,告别夏天的悲伤,谁都不愿意经历。
人,大多数,只有在医院的时候,才感觉到了生活的无奈,恨不得自己变成超人,接管父母亲人所有的病痛。
幸好,当地的领导们很关心,弄了个单间。
接下来,就是等待专家来。
等待的日子非常煎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担忧。
家离医院不远,妈妈吃不惯医院的饭。
我负责了一日三餐。
在巴黎跟老婆孩子承欢受爱的日子,我的厨艺每天都会跟他们展示。
而,养育我的父母,却很少能够吃上我做的饭。
这件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反思。
人一旦有了牵挂,跟打了鸡血一样。
那个时候,我晚上陪着妈妈聊天,鼓励她,讲述我在巴黎的美好生活,讲述俩宝的种种可爱。
而白天,我往返于医院和家,做饭,送饭,做饭,送饭,做饭,送饭。
妈妈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最善良的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她十分心疼他的儿子,每次我把饭盒送到病房,妈妈都非常的内疚,说,让你飘洋过海跑这么远,还让你给我做饭,有时候眼睛里闪满了泪花。
我们都何曾不是,养育我们的父母,只知道付出,当孩子们返哺的那一刻,她们却去无限的感恩。
心灵的洗涤来源于每一件有感触的经历。
当时我就在想,对于一个在父母眼里,走出大山,闯荡世界的孩子,父母对我们究竟有怎样的期盼。
是对于我们衣锦还乡的期许,还是对于我们健康美满的满足,或者,也仅仅是盼望孩子们能够回到养育的父母床前,吃上他儿子亲手做的饭,哪怕只是一晚鸡蛋面。
手术在那个周六如期进行。
在我理解的剧情里。
当妈妈被推向手术室的一霎那,我应该是紧握着妈妈的手,让她坚强。
但是,那天,下了几天的雨,突然转晴。
早上的太阳照到病房里,让初秋很温暖。
医生来推妈妈的时候,在我们面前强调着手术的风险,我这个曾经在全世界走南闯北,自认为勇敢坚强的儿子,在这一刻,一阵阵颤栗,腿已走不动路。
永远忘不了那个画面。
妈妈在我们的保护下被推向手术室。
在离别去手术台的一霎那,我真的想说什么,哪怕说个加油。
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情形特别复杂。
所有的感情交织,所有的爱,所有的担心和疑虑,一起混搅,我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语言。
体会了所有的苍白无力。
妈妈,当时是闭着眼睛,没有看我们,表情很坚定,似乎在告诉我一件事,不要说话,不要怕。
最后,在离开的那一刻,我终究一句话也没有说。
准备好的千言万语。
都留在了心里。
我想妈妈也是。
大城市来的专家和麻醉团队,特别给力。
也感谢当地医院的完美配合。
手术特别顺利。
午后的阳光虽然比平时来的晚了一些。
但是他的灿烂足以照耀所有感到寒冷的人
记得第二天的早上,妈妈醒来,晨光熹微,斜照在病房的阳台上。
她越发慈祥的面容,对着我微微的笑,虽然没有跟我说话,却抵上千言万语。
这个画面我不敢再看。
我去了阳台,一个人站在那里,感恩祈祷了所有人,再也控制不住。
泪水直流。
我们每一个都会经历过痛苦,幸福。
也都会克制。
但是当我们真正经历穿透人心的父母亲情时,谁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一年过去了,妈妈的身体恢复很好,几个月前回去,已经健步如飞。
感谢所有出手相助的人。
02
经历过妈妈的住院后,爸爸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
爸爸是一个特别与时俱进的人,QQ,微信,玩的都比我早,网络上的热点,了如指掌,特别喜欢钻研政治,看透了很多的人事安排。
爸爸的第一次脑溢血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实习,大四。
接到电话,也是马不停蹄的赶回去,实习公司的常总慷慨相助,加上爸爸当时年轻,抢救及时,基本没有后遗症。
但是从那一天开始,赋予我的意义就是,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已经不再是在我眼里无所不能的爸妈了。
2005年的时候,当时又是个冬天,我打电话回家,没有人接,打爸爸手机,也没有人听。
我天生敏感,遇到这样的事情,内心已经有了预感。
电话姐姐,果然,爸爸二次脑溢血住院,情况危急。
巴黎到北京一万公里的路,从来没有这么长过,归心似箭,也感慨科技的力量有限,不能迅速回去。
去医院的时候,爸爸神志已经不清,但是还记得儿子。他出现了很多的幻觉,都仿佛在回忆以前的故事。
我记得,我找到院长,也是我的一个朋友,对他说,尽全力,把人留下。
不想去太多的回忆当时的场景,但是,即使不是刻意回忆,10多年前那每一刻,都还历历在目。
很幸运,我和爸爸在一起,肩并肩在医院里奋斗了45天,出院后,爸爸康复的非常好,行动自如。
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爸爸总是说,当时的坚强太值了。
人生就是如此,有时的困难,我们真的希望放弃,太累了,不想再走。但是,真的当我们挺起胸膛,踏过那个门坎,我们会发现,风雨过后,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彩虹,还有继续体会人间美好的喜悦。
远在海外,我每个礼拜都会给他们电话,大多数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问候,我会找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或者邻居的八卦,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跟他们多聊会,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小时,仿佛就陪在了他们身边。
对于父母的感恩和尽孝,除了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陪伴。
自从有了俩宝之后。
我们一家四口每年都回去至少三个月。
但是,今年,大宝已经上小学,假期已经没有自由,回家的日子,只能配孩子的学业了,带娃回国的机会,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了。
03
父母在,不远行。
这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
但是,每一个少年时候的梦,都幻想一剑走天涯,在江湖险恶中,追逐世界繁华。
每个闯荡在外的少年,都为了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
我就是那个曾经的追梦少年。
但是,我想,父母对于孩子尽孝的理解,也绝对不会仅仅体现在家里和床前,更多的是期待自己的孩子们,翻过更多的山,寻找自己的梦。
每次,回家,离开的时候,最难过。
这一点,相信每一个离过家的孩子都有惬心的体会。
跟父母分别之刻的每一次拥抱,彼此倾听贴心的心跳,我仿佛感觉到,自己又回到了有记忆的童年,那时的我,手挂在他们的脖子上,依偎在他们的怀里,就如同今天跟我撒娇的俩宝。
眼泪没有颜色,却让我们眼睛变红。它是最能表达感情的明证,我几乎每次离别都告诉自己,要笑,要坚强,然而,当眼神看到父母的一瞬间,再坚强的男人也不能控制。
依然记得几个月前的离别,接我的车子开走,驶离小区,我都对自己心里说,走了,别回头,但在拐角的一霎那,余光漂到年迈的父母,看到他们再也举不高的手,缓慢的跟我挥来,那一刻,再次泪眼迷蒙。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九十九次离别,无论离别的是,你的父母还是我们的孩子,抑或是我们久别的故友,都会让我们感叹岁月的无情。
而生活的艰难,或者是生活的成就,都会见证我们在每一次离别中的成长。对于我们,必须坚强的在这个世界活着。
写到这里的时候。
大宝午休醒了,来到我的房间,一声不响的钻进我的被窝里。
她看了我一眼。
问,爸爸你怎么好像哭了。
我说,我想爸爸妈妈了。
大宝,回答,爸妈就在这啊,你为什么还想。
我说,我想我的爸爸妈妈。
作者简介:内心很帅,他是巴黎著名斜杠青年,从最初的留法学生到今天的巴黎创业精英,他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一个故事。跟随他有趣的灵魂,听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请点赞,留言,有你们的支持,很温暖。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