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喜喜的《喜悦读出好孩子·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我看到这样一段话:“这辈子你唯一拿她没辙的女人就是你的女儿,活该就是你欠她的,看到一切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你都想买给她,她一哭你的心都碎了,她对你笑你的心能化成蜜,她吃点亏你整个世界都塌了,整个世界都欠你的。即使你八十岁了,只要知道她受了欺负,你仍会拿起拐杖,为她跟这个世界拼尽老命。”
原来,这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父亲的一段话。
喜喜在文章中很客观地写到:在中国的家庭里,父亲往往是家庭教育中时常缺席的一员,因为现实的家庭中,父亲往往承担着更大的生存压力,为此疲于奔命。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爱母爱的滋养。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而孩子希望的蓝图如同一块细腻的丝绸,那纵横有序的丝线——经线的是母爱,纵线是父爱,只有父爱母爱互相交织,才能织出美丽的画面,才能织出孩子幸福的人生蓝图。
文中用优美的文字阐述了上面的道理:母爱的宽容是:“无论你做了什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会失去我对你的爱,失去我对你的生命、你的欢乐的祝福。”而父爱给予的责任是:“如果你做错了,你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最重要的是你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给你的爱。”(文段见:《爱的艺术》)
这正如新教育的创始人,为阅读大声呼吁的朱永新老师说:“父母是家庭的教育整体,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缺一不可。”
所以单亲家庭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要比幸福完整的家庭培养起来更艰难;表面上结构完整,而父母貌合神离的家庭,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也显得比幸福完整的家庭培养起来艰难。
喜喜在文中分享了新教育里的一个真实故事:
在山东淄博的新教育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位孩子的爸爸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商场如战场,这位老总爸爸有无数的应酬,几乎每天晚上都很晚回家。但是,自从女儿上了小学,在常老师的第一次家委会上,他听了常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育计划、阅读规划后,被丰富的课程和美妙的愿景深深打动,当场决定为班级捐赠一台打印机,更重要的是,从此他有了一个巨大改变:
只要不出差,每天晚上8点半之前一定会结束所有应酬,回家给女儿讲睡前故事。以至于女儿到了三年级,如果不听着爸爸的睡前故事就无法入睡。女儿上小学3年,他们家里的藏书已经超过了2000册。
阅读的过程,是父女心灵碰撞的过程。女儿的天真烂漫,童书的阳光积极,都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清流,涤荡父亲商场拼杀的心灵,柔软了这位老总爸爸的心。
所以,为了生计拼命奔波的爸爸们,真的要想一想:我们还有几年,能与孩子相伴?
世界上,唯有父母的爱是以离别为终曲的。我们的孩子迟早会离开,我们终将迎来孩子离家的背影,我们终将失去孩子与亲昵的时光,我们终将远离孩子的世界。
只要能够意识到这些我们不可扭转的局面,那么就会更加珍惜孩子还需要我们陪伴、还需要我们牵引、还需要我们保护的这几年。
为了孩子,我们要成为更好的父母,为了孩子,请忙碌的父亲们加入亲子共读的阵营。您拼杀回来的一切物质,都难以同您陪伴孩子阅读的亲子时光媲美。物质,滋养了孩子的身体;亲子时光,滋养的是孩子的灵性。两者并非鱼与熊掌,只要您真正意识到了陪伴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两者是可以兼得的。
远在美国的总统老爸可以做到,近在身旁的老总爸爸也可以做到,我相信更多更多的爸爸都可以做到!
亲子共读,让我们成为新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最终成为孩子——成人容貌,赤子之心。(童喜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