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是1998年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诺曼底登陆后,马歇尔上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令前线八个人组成小分队,寻找瑞恩家四兄弟中唯一可能幸存的詹姆斯•瑞恩,并将其送回后方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人物塑造和价值观表达都做得很不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战争片,我打算事无巨细地分别从以上这三个方面写三篇碎碎念影评。
这第一篇影评是“战争篇”。这部时长将近三小时的战争片中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其实不算太多,主要集中在开头和结尾——奥马哈滩头登陆和小分队为了瑞恩而参与的兰姆勒守桥战,但真的让人印象足够深刻。据说有不少二战老兵说,这恐怕是把二战再现得最真实的电影了。
惨烈的战争场面
开头二十多分钟的奥马哈滩头登陆虽然时间不长、也不直接服务于电影情节,但是让人印象深刻,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枪子不长眼,以至于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是有用手捂过屏幕的:被炸到开了膛的士兵凄惨地叫着妈妈,少了一只胳膊的士兵平静地寻找自己的断肢然后捡了起来……多少细节让人根本不忍心看。
这段战争在顾及到滩头全局的情况下,以米勒上尉(也就是后面故事的主角)为重点视角,让观众跟着米勒一起经历了许多令人梦魇的场景:米勒刚刚从海里来到滩头就被炮火炸到恍惚,迷迷糊糊看到躲在掩体后叫得撕心裂肺的士兵;他拖着一个伤兵跑了一段,爆炸之后却发现,还被他拖着的伤兵只剩下了上半身;他终于到达战壕,让通讯兵快速与其他人取得联系,然而上一秒还好好的人和设备,下一秒都面目全非……
此外,还有两处让人胆寒的细节——德军的两次补射。一发子弹打中了一个美国士兵的头盔,竟奇迹般地没有伤到他分毫。“天哪,你可真走运”,战友如是说,那个人自己也怔怔地摘下破了的头盔暗暗庆幸,但就在这时又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前额。另一边,军医韦德(后面的小分队成员之一)不顾米勒等人的警告、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抢救另一个浑身痉挛正在大出血的军医,正当他激动地喊着“血止住了,血止住了”的时候,一发子弹打中了那个刚刚被止住血的军医的头。韦德破口大骂,叫喊着“就不能给我个机会吗”,随后被战友拉进战壕隐蔽,结束了这次失败的救助。两发子弹,两次补射,虽然比起很多其他细节并不算血腥,但看完之后能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凉意。
到位的气氛渲染
如果说上面那些是直接、动态地展示战争场面,那么这里将要提到的场面则是偏静态、偏衬托的,不过同样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这部电影经常让观众从战士的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场。最后的守桥战,德军坦克开过来之后,没有立刻进入开火状态,而是酝酿了一会儿气氛,观众的视角在米勒、莱宾(小分队成员)和瑞恩埋伏着的地方,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坦克开过来时履带的声音和地面上沙砾的颤抖——在扣动扳机的前一刻,恐怕比战斗正酣之时更让人紧张。
也是这场战斗,在建筑物内部射击的梅利希(小分队成员)和他的搭档用完了所有的子弹,而负责运送弹药的厄本(小分队成员)却没有及时赶来。由于没有了机枪的声音,整个房间登时变得非常安静,而这时墙壁后的楼梯上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梅利希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厄本”,却没有得到回应,而脚步声也停了下来——站在梅利希的视角,观众不知道墙壁后面的情况,会陷入与梅利希一样的“信息不对称”的恐慌中,也一样会隐隐约约意识到,来者不善。
在巷战的狙击手对决中,德军狙击手在暗处,而美军小分队的八个人全部暴露在他的射程内。在他开枪打中卡帕佐(小分队成员)、其他人赶紧找到掩体之后,电影切入了一段德军狙击手视角——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营造出了相当让人屏息凝神的氛围,因为观众能透过狙击镜看到美军小分队的位置,但却摸不透这个狙击镜的使用者什么时候会再次扣下扳机。
德军狙击手没有对卡帕佐进行补射,而是尝试瞄准掩体后的米勒等人——机会不好,放弃,视线移开,开始寻找其他目标。然后,他看到了正在瞄准他的美军狙击手杰克森(小分队成员)——互相瞄准,这可能是狙击手最担心的情况了,观众也能从德军狙击手的视角感受到这一切。
丰富的战术细节
全片的主要战斗场面有四处:两次进攻,分别是登陆后打开D1缺口和寻找瑞恩途中攻击机枪阵地;一次防御,即守卫兰姆勒的大桥;还有一次重点在狙击手对决的巷战。每一次战斗都有或多或少的战术呈现。
D1缺口本应由101空降师(瑞恩所在的部队)负责打开,然而整个空降师都被错投了,这导致登陆后本就损失惨重的美军陆军不仅面临着敌军更猛烈的火力,还需要自行想办法打开D1缺口。于是,米勒临时组织了一次打开D1缺口的进攻:他先用刺刀和镜子组装了一个简易工具,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观察D1缺口,然后把士兵们分成四人一组,一波火力掩护,一波士兵冲锋,如此交替进行,最后让狙击手杰克森埋伏在弹坑里,一枪打掉对方的机枪手。影片中的第二次进攻是攻击德军的机枪阵地,这也是一个临时的决定。进攻前,米勒做了简单的战斗部署,同样也是在火力掩护下,小分队的三个人分别从左中右三条线路进行冲锋。
兰姆勒守桥战专门展示了详细的备战环节。首先,部署各个据点:安排一个“兔子”把敌人引到伏击点来,选择钟楼高位用于观察敌情以及进行火力压制,安排地面机枪位与钟楼形成立体火力网、根据敌人的情况随时转移阵地。接着,清点可用的武器,用机油和军袜DIY反坦克的粘附式炸药,用来破坏坦克的履带。最后,安排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战斗不利,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将炸毁大桥避免敌军通过。战斗基本按照备战方案进行,且的确进行到了最后一步,可见其惨烈。
狙击手对决事发突然,不过德军狙击手的思路还是比较明显地展现了出来,所谓的“围尸打援”:先射击其中一个人(卡帕佐),让其失去战斗力并暴露在狙击手射程之内,等待解决冲上来救助的其他人。敌人在暗处,小分队在明处,贸然从掩体后面出来就遂了敌人的心意,因此这只能是狙击手之间的1V1对决了。于是,杰克森开始行动,他判断了敌人的距离和位置(这里其实我有点不明白他是怎么判断的,是单纯根据经验,还是通过中枪的卡帕佐倒地的时间和枪声传过来的时间的时间差判断出敌人距小分队的距离?),并根据风向调试了狙击枪,随后顺着德军狙击手的狙击镜击毙了他。
四处战斗都或多或少有战术交代,应该能让军迷满意。此外,对于着装、武器装备等细节的处理也很到位,比如小分队每名成员的单兵作战装备是有区别的,武器的使用手法也比较符合历史。这个部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还是留待各位军迷自己去发现吧~
没有过分的粉饰
虽然二战有正义方和非正义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正义方在战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义的。影片没有过分粉饰美军的行为,而是真实再现出——战争改变了战场上的几乎所有人,残忍的不仅仅是敌人。
在美军攻陷滩头后,两个身穿德国军服的人举手缴械,嘴里不停地跟拿枪对着他们的美国士兵喊着话,美国士兵说了一句“抱歉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随后开枪杀了这两个人。这里可以算是为了自身安全的无奈之举,然而事后两个美国士兵轻松地开玩笑说,这两名德军说的是“看吧,我已经洗过手准备吃饭了”,这就让人心里感到不太舒服了。而更让人难受的是,实际上这两名德军喊的是:“别杀我,我是捷克人,我不是德国人,我没杀过任何人。”
此外,当德军在爆炸后燃烧的烈焰中生不如死的时候,一个美国士兵跟战友大喊:“别开枪,让他们烧吧”。影片让正义方的美国士兵在杀人之后若无其事地开玩笑,也让美国士兵说出了“烧吧”这样的话,可见影片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英雄主义的包装。我还是挺认同这种处理的。
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细节。当小分队遇到瑞恩所在的101空降师之后,为了确认瑞恩是否还活着,杰克森、莱宾、梅利希受命开始在一大袋子“狗牌”(阵亡士兵的身份牌)里寻找瑞恩。三个人把金属牌子翻得叮当作响,就像打扑克一样,时不时逗逗闷子,也逗笑了米勒。翻军牌的动静吸引了从旁边路过的空降师的目光,他们一脸惊恐地看着那些牌子——每个牌子曾经都是一条鲜活的人命。最后是军医韦德上来,一边把牌子收起来一边说“你们在干什么?整个空降师都看着呢,这可不是什么扑克牌”,终止了这段不合时宜的扑克游戏。可能,当在战场上杀人如麻惯看生死的时候,真的会对生死变得麻木。
【END•战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