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02天
原文阅读: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讲解: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治道清明,可以做官拿俸禄;但是如果国家治道昏乱,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几种毛病都没有实际表现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可以算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启发思考: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孤傲,不肯与世俗合流。对于他来说,邦无道,不同流合污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邦有道的时候,他也比较缺乏与人合作共事的性格和能力。
孔子为鲁司寇时,原宪给他做过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但原宪推辞不要。孔子当然不会同意他这种荒唐想法,说你不要,你拿回家分给乡亲们嘛,反正这俸禄你必须得领。原宪没想过的事情是,他不拿工资的话,其他给老师干活的同学们怎么办。这就是他的狷介之处。朱熹注解说,孔子跟他说这话,是既肯定他的不同流合污,又激励他要进取有为。
前面学过,孔子反复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在这里,孔子不仅再次告诫了弟子在什么情况下出仕或退隐,更重要的还继续阐述了耻感意识和羞耻心理。国家政治清明时出来做官享受俸禄没有问题,但政治黑暗还出来做官、享受俸禄就是可耻的事情。《泰伯篇》里孔子还谈到“耻”的问题,“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儒家强调德治和修身,耻感文化也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我们知道,儒家十分重视自省的作用,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自省过程中,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内心的道德律相矛盾、与社会伦理要求相悖逆,一定会产生脸红、羞耻的心理。
孔子的耻感思想既高屋建瓴又丰富多彩。例如,孔子认为,不可耻的事情是生活清贫、衣着朴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子赞扬弟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不可耻的事情是请教他人、学习知识。子贡请教孔子为什么卫国大夫孔圉死后能谥号为“文”,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后世儒家对耻感文化进行了丰富的发展,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面我们会再继续深入学习。
接下来,原宪就着几个人性中的弱点——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条,问老师,这些都不去做,算是仁了吗?但是孔子仁的标准很高。所以他跟原宪说,所谓“不行”是一种主观努力,虽然也属难能可贵,是不是仁,我还不敢说。这里,孔子故意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仁。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知道,只是要否定原宪的说法罢了。
克、伐、怨、欲是人最常犯的毛病。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做到四条都不犯,那实在是太难得了,那是力足以胜私,刚足以胜欲,了不起!但是,如果是把这些毛病都压制住了,却啥也不干了,又怎么去行仁德呢?
仁者胸怀天下,志向高远,不被俗事俗物所羁绊,别人所好胜的、自夸的、怨恨的、贪恋的,对他都不是问题。同时,他又能包容万物,合流于世,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好胜、自夸、怨恨、贪欲,所以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