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面这则公案类似的是唐朝的儒家李翱,他是韩愈的弟子,写过一篇《复性书》,讲心性之学大大有名。李翱最初也是跟着老师反对佛的,后来被派到湖南当太守,就是湖南省长。他听到有位禅宗祖师叫药山禅师,名气很大,所以就去看他。唐朝的太守比现在的省长权大多了,有生杀之权,是一方的诸侯。他到了山上庙子里,这位老和尚坐在太阳下面看佛经,太守站在后面,老和尚头都不回,故意不理。李翱个性很急躁,站了半天看他头都不回,很生气,拂袖而去,讲了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等于我们现在人讲“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这时老和尚回头对他说话了,太守啊!你何必“贵耳而贱目”呢?老和尚反击他一下,太守你何必把你的耳朵看得这么宝贵,看不起你的眼睛呢?这个李翱一听,吃惊了,赶紧回头请教,谈了很多,就向他求道。药山禅师没有讲话, 手向上面一指,下面一指,就完了。李翱不懂,只好问了,师父啊!这个不懂,你明白告诉我好不好?药山禅师就讲: “云在青天水在瓶。”看起来是一个文学句子,这个里头就是工夫境界了。
药山禅师讲了这句话,李翱就懂了,当时就写了悟道的偈子: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林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练得身形似鹤形”,由这句诗了解药山禅师人很高很瘦,是脱胎换骨了。“千株松下两函经”,松树下面摆了经书在那儿看,好一幅画面! “我来问道无余话”,药山禅师指上又指下,因为李翱不懂,师父只好在文学方面引导他,“云在青天水在瓶”。我们大家不要给他骗了!药山禅师真的只讲这个意思吗?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云在青天水在瓶”,差不多,还不是那个道。
李翱认为自己悟道了,所以写了这首诗给师父,然后问药山,师父啊,假使悟到这个程度,后面还有事没有?后面还有工夫没有?然后药山禅师又吩咐李翱两句话,是说下山以后如何修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后世道家认为人身这个海底,究竟是不是禅宗祖师讲的这个海底呢?这是个大问号。禅宗不给你说明,非要你参不可,所谓要自证自肯,那是靠悟得到的,不然没得力量。以普通的道理来讲,“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就是儒家中庸所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见处要高,可是工夫要踏实,要从做人做起,从戒、定、慧基本做起。这两句话同后世的道家,佛家密宗、显教做工夫有密切的关系,诸位可以自己去研究。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诗,“道是无关却有关”,你说是不相关吗?有相关;你说有相关嘛,不一定相关。药山禅师又告诉李翱:“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换一句话说,男女情欲这一关不过,永远不成功。等于《楞严经》上说,淫根不除要想得道,是像蒸沙成饭一样不可能。
相隔差不多两百年左右,宋朝的张商英悟道了以后,看禅宗的书看到这一段,认为李翱没有大悟,没有得道,所以他写了一首偈子:
云在青天水在瓶 眼光随指落深坑
溪花不耐风霜苦 说甚深深海底行
我们讲了半天就是为了引用这一句话,所以费了很多时间。“眼光随指”,眼光跟着指头“落深坑”,落在深深的坑里头,落下地狱去了。张商英的诗很高明,批评李翱没有证道。“云在青天水在瓶”,一般人把这个境界当成与气脉通相等,有人打坐学佛到达这个境界,念头空了,“万里青天无片云”,想永远定下去,以为对了。张商英认为这真是笑话,是“眼光随指落深坑”。
人要死的时候是眼光落地的,因为神散了。修道要神凝气聚,如果神凝不住,气就散了,所以“眼光随指落深坑”, 可见神凝不住收不住了。自己神不凝气不住,道没有修成功,就没有办法出来弘道。所以我经常说修道容易成道难,成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弘道更难。所以张商英说“溪花不耐风霜苦”,你经不起那个魔障,像百花碰到秋冬天气,生命就萎缩下去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深深海底行”!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第十六讲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自以为悟了的各位大师,悟到哪个程度只有过来人才看得出。离悟不只十万八千里的我只能是这样:
说甚深深海底行
七情六欲慢慢平
以身试法无捷径
一世无成三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