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三十与女性这两个名词的组合因为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和电视剧《三十而已》而增添更多的意味。
而今《浪姐》已经到赛程后半段,《三十》也接近尾声,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沪漂柜姐王曼妮、完美全职太太顾佳、上海土著钟晓芹故事线也日渐丰满。
我将这两部作品称为30+女性的理想与现实,《浪姐》是理想,《三十》是现实,为何有如此高的热度?30+的现实?30+女性该如何?
01理想女性群相建构
2020年6月12日中午12点,《乘风破浪的姐姐》在未官宣和未定档的情况下上线,然而这并不影响节目的热度飙升:首日播放量即达1.7亿,上映3天,#乘风破浪的姐姐#话题阅读已经超过了68亿,首期播映后豆瓣评分8.5。
《浪姐》热议得益于其在选秀综艺的独特定位——30+女性,以及多元、积极的女性价值观的输出: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里说:电视节目所建构的媒介奇观,重构了人们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并为人们的认知、思考和身份认同提供着原材料。
《浪姐》打破以往30+女性的印象:
中年职业天花板、生完孩子后失去工作的困境、满地鸡毛——“女人,砺砺一生,都在面对性别与年龄、生活与自己的锤问”
建构了大多数30+女性的理想群相:
无惧年龄,励志、独立、勇敢,乘风破浪!
如果《浪姐》能一直保持第一集的水平,那么会是很好的一张30+名片,可惜
02 30+理想的妥协
《浪姐》之所以在一波流水线女团选秀脱颖而出,是因为它的成员是业已成名的姐姐们,在这样一个节目里,姐姐们敢跟节目组battle,尽情展现自己的成熟魅力,给观众无限的憧憬。
然而,节目还是陷入了高开低走的局面。节目中30+姐姐们向现实妥协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
四公时,孟佳组选曲是慢歌《花样年华》,一首不占“优势”的曲子,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场观众可能多数是不在乎你的表演,而是像其他女团选秀一样:舞台是不是够燃、大招是不是够炸、姐姐们是不是够可爱,30+姐姐当练习生,唱跳兼修
女团是怎样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青春靓丽、可爱
所以优雅知性的40+阿朵、陈松伶们淘汰了,事实上女团选秀背后的隐藏的是男性主导的审美与逻辑。
电视剧《三十而已》也遭遇这样的困境,塑造一个男性眼中的完美女性顾佳,然而这样一个完美女性却为了家庭、丈夫而甘愿做全职太太...复刻现实女性工作、家庭的影子,向资本、市场妥协,为家庭付出。
03 三十不过而已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我们无法摆脱社会意义的三十:30+不结婚,那么你就沦为剩女;30+不生育,那么就会变成高龄产妇;生育带来的家庭问题可能会影响职业抉择...
但是当我们反复制造30+热议时,其实是在将其标签化。
只有当我们不再认为20/30的女人该如何如何,不苛求完美;当我们不再将30+挂在嘴上,时刻提醒自己:你不再年轻。这不过是人生中稀松平常的一年,独立自信,每天充实自己,寻找自己的爱好与所长,爱自己。不惧年龄,忘记年龄,性别平等才不会是虚伪的“政治正确”
三十如果真的有特殊意义的话,那就是它“带给我们的是独一无二的阅历,我们在三十能保有而已的勇气”
三十不过而已!不过是我们生命历程短暂的一个节点而已,无所谓地对三十岁经历的事说一句:而已。
作者:小陌,一个正在学习社会的人,偶尔分享观点。公众号【Tan幕】,试着观察与探索社会
福利:
【01】回复“技能”,即可获取PS学习资料、新媒体写作资料
【02】回复“模板”,即可获取1000多套精品简历模板与PPT模板
【03】回复“运营”,即可获取微信公众号运营资料
【04】回复“小白”,即可看到个人公众号真实运营经历,也许会对你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