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茂县某位校长直接沟通后,“夏老师自杀”事件最终被证明是一个网络“乌龙”,群里所有教师、校长们都松了一口气,感觉非常欣慰,一个认真负责但有点不得法的年轻教师,我们都期待他珍惜生命,好好地活着!
暂且不说这一新闻炒作背后的真相,那个被转发了可能超过100+的帖子后面,很多人尤其是教师,在同情夏老师、希望捍卫夏老师为代表的教师尊严之余,都再一次呼吁,教师需要惩罚权。在没有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处分权及其行使,尤其是没有真正研究清楚如何完善处分权的法律规则、学校规则、处分程序和监督机制之前,教师还是要考虑清楚,惩罚权是不是可以真正维护教师的尊严,树立威信。
惩罚权,意味着拿到尚方宝剑,准予使用教鞭、或者某种适当的工具处罚学生,以捍卫教师的权威,维护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实际上,很多教师已经在日常工作中行使着惩罚,以冷暴力、语言暴力、孤立孩子……等等一系列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犯错并加以改正的手段、方法。
对于呼吁惩罚权的教师,我希望请他们常常去监狱参观一下,拜访一下那些囚犯——每一个成年罪犯都曾经是学校里的孩子,是一个学校某个教师的学生。每一个成年罪犯,都曾经在学校接受过德育、珍惜生命、热爱人生的说教。但他们最终获得了社会对其最大的惩罚,监狱——不仅仅是身体失去了自由,还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心灵被禁锢。有些人终其一生,无法获得新生。监狱,难道不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破灭的符号,一个学校教育失败的产物?
我始终相信,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是不可能通过手上高高扬起的教鞭教尺来传递的,也不可能通过冷嘲热讽、骂人、训话、侵犯隐私、令人痛苦的质问、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来传递的。爱只能通过爱来教导,自信必须用无条件接纳来培育。所有父母、教师所期待的责任感、尊重、诚实、善良和仁爱等伦理道德观念,是不可能直接传授给孩子们的,比如说教、宣誓、抄写、背诵。这些观念只能从孩子们所尊重、信任的人那里,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美好的关系中体验、体悟来获得。美德,是从内心深处孕育出来的,不可能靠惩罚来强迫灌输。
教师应该努力自我修养、培育公民社会里的契约精神,来形成双方的约束机制。学校即便有惩罚,也不是因为老师手中的“权”,而是老师与学生双方约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越界了就必须接受什么结果。儿童有成长权、学习权、被保护权、某些优先权,不应该有被惩罚权。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
——惩罚,只有第一次有效。
——惩罚,只对真正自律、自我期望较高的人有用。
——惩罚,往往招致憎恨、报复。
——惩罚,往往带来自暴自弃。
一个老师最佳的武器,是爱,而不是暴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决不会相信处罚的力量。
教师,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教师只要善良,或者比普通人更多一点点善意而已,其中包含了:
眼善。善良的眼睛里,传达着恳求、肯定、鼓励、赞赏、等待……一切美好的情感,而绝不是歧视、冷漠、厌恶、不耐烦、飘忽不定……善良的老师,不会用如X光一样的目光一次一次犀利地扫射孩子,仿佛看穿一切,预示着孩子的无能。
言善。善良的老师说的话,传达着爱与同情,舒缓心境、引发善意,诱导孩子的自我洞察,激发自尊自爱,绝对不会用所谓“正常”的语言,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指责、威逼利诱、评价预测让孩子发狂、发怒、变得冷漠、粗俗甚至冲动失去人性。须知,锐利的语言,往往如钉子,一个一个钉子打入木头中,即使拔出来了,也会留下一个一个洞,需要时光去愈合,依然会留下疤痕。
言善的老师,往往就事论事,绝对不会攻击孩子的品性。
言善的老师,即使生气,也会以“我”开头,说好每一个句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情绪——我很生气,我对此很愤怒……而不会说“你真是个笨蛋”,“你真是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好汤”,“你真是又懒又蠢”…
言善的老师,绝对不会说,“你真是无可救药”,“你不好好学习就只好去扫大街”,“你的下场就是坐牢进监狱”…
言善的老师,永远不总是使用质问句,“你为什么这么自私”、“你为什么总是不做作业”,“你为什么不闭嘴,你为什么……”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教学语言(包含动作)来表达思想和传达信息,他们使用的方式,对孩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常常是被当下的学校校长、教师所忽视的——语言的选择、设计使得教师的行为、思想以某种方式形成他们对教育、儿童和社会的特定态度。许多语言本质上是充满价值和感情的,不仅仅是由于这些单词本身具有隐含的意思,而且也因为教师使用语言的方式、语言语调和语气,常常也会无意识地、无意地传达出一些丰富的含义——这也是为何我坚持,教师的善言、善行要具体化,形成真正积极正向的语言体系,才能剔除技术、科学掩盖的教育教学问题,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动机。
行善。善良的老师,懂得尊重学生的情感,会倾听、会表现出足够的人情味、会懂得适时放手,会懂得用常规管理替代惩罚,而绝不会高高举起教鞭,扇人耳光,也不会急急忙忙代替孩子做出决定……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在教室、走廊、操场、图书馆、学校大门口,在与孩子父母的电话沟通、面谈对话中,尽量释放对孩子的温暖、关心、安慰、同情、温柔的情感。最重要的,他们不会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品性,不会以学到没有学到的知识来衡量孩子的好坏,有无前途。
善良的老师,始终表里如一,善于倾听,言行谨慎。
善良的老师,就是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更多一点点于心不忍。
善良的老师,日常中,会尽量做到:
激励孩子学习。
鼓励孩子自主管理。
树立孩子的自我形象。
增强孩子的自信。
消除孩子的恐惧。
减少孩子的挫折。
平息孩子的怒火。
化解孩子的冲突。
今天的学校,并不缺乏支持教与学改进的科学与技术,但是,我们学校依然需要,一种让人真正心灵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通过教师的理解、同情、正义、爱、认同与接纳而达到的内在变化。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不需要用道德高标如“春蚕”、“人梯”去绑架要求他们,只需要请他们常常走访一下监狱,与那些监狱里的人聊聊——这些人不过是心灵破了一个洞,以至于美好的东西一点点泄漏了而已。但,是谁让他们的心,有了一个又一个洞呢?
教师,需懂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如消防员一样,走入火场,唤醒沉睡的孩子,他们就会自己救自己。
这样的唤醒、激励,只是需要更善良一点!
在学校,对教师人文的修养要求必须高于技术的水平。教与学,多么复杂高超的机器都替代不了,只有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情感互动,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
山西一位校长的观点,帮我进一步完善了一下,分享:
善,shàn,会意字,从羊从言。本义:像羊一样说话。
羊是中国的吉祥物,祥、美、义都与羊有关。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此外,羊温顺。所以,羊是一种合作的象征。
善不全是被动的,而更多是主动的。
善和美,前者偏向于言,后者偏向于状态。
善与惩罚并不对立 ,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孩子的惩治对为善,而少数为恶,当我们为了孩子、家庭和这个社会去惩处学生,恶为有善果。当我们为交差了事,巧言也有恶果。
老师因惩罚学生而被指责,多数是老师没有规矩意识,即没有契约精神。用昨天的规矩约束今天的学生,把自己的规定当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