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简友征文,写一首诗,文中要有“我爱你”三个字。憋了很久,想不出一句,不会写诗。
可是,我在想那三个字----我 爱 你!我说过很多次,对很多人。对恋人说过,不止一个恋人,当然不止一次说过,因为每一次都认真。对儿子说过,无数次,发自肺腑;还对好朋友说过,女的;也对学生说过,在课堂上;更多是在同学群、在朋友圈,叫着亲,说着我爱你、我爱你们,好像天经地义。
可是,有两个人,两个最应该得到这三个字的人,我一直亏欠,那是爸爸妈妈。
好像80年代之前的人大都这样,和父母在感情上比较疏离,不好意思表达亲爱。当然,也有例外。
是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星期天,在新街口看到燕子和她的母亲,母女俩打扮得很漂亮,手挽着手,说说笑笑,那份无拘无束的亲昵,让我震惊让我羡慕嫉妒。
后来去她家玩,我和燕子在房间看电视聊天,阿姨拿冰葡萄进来,我们手里有东西,阿姨就把葡萄分别喂进我俩嘴里,燕子一边吃一边说:“谢谢妈妈,我爱你!”声音嗲嗲。我脸红心跳,呛得直咳。
我跟燕子说,我们姊妹和父母,从来没有挽过胳膊,更不用说拥抱和亲昵,她瞪大了眼睛,感觉不可思议。
我想改变。
放假回家,爸妈在门口迎接,想撒个娇,扑过去拥抱他们,又怕他们不适应,我放弃了。晚上看着满桌我喜欢的饭菜,想说那三个字。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就是不行。
一次次下决心,一次次失败。
快开学了,再不说又要等好久。正好和妈妈上街,趁着过马路,我挽了妈妈的胳膊。这是我记事后的第一次,和妈妈有肌肤之亲。她有瞬间地僵硬,她不自在,甚至有点紧张,我也是。在店里,借着挑拣物品,妈妈从我臂弯抽出了她的手,那一刻,我们几乎同时舒了口气。母女恢复了正常,说说笑笑一下午,大包小包拎回家。
我终于放弃努力 ,自我解嘲地想,爱的本质一样,方式不同而已。只是,总觉得爸爸妈妈的生活缺少点什么。他们努力勤劳,疲于奔命,不时抱怨,经常争吵……我不要像他们这样。
恋爱、结婚、生子,时间一晃而过 ,不觉儿子已经16岁了。在我的家里,偶尔还是会出现我爱你这三个字,那样的时刻内心充满温情,日子也温柔起来。
联想到父母,恍然大悟,他们的生活缺乏一点温情、温柔……
十年前,爸爸走了,一辈子没听过孩子对他说“我爱你”。
而妈妈15年前偏瘫,失去了行动和语言能力。那么好强能干能说的一个人变成这样,可想而知她的痛苦,脾气越来越坏。
我是一个高中老师,工作劳累,孩子又小,老公经常出差,那几年一个劲地瘦。妈妈却是越来越胖,我们姐妹渐渐已经照顾不了她。找了护工,她总不满意,换来换去十多年,最后没人愿意来我家做。
实在没有办法,四年前我们把妈妈送到敬老院。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妈妈哭得像个孩子,我们也哭,安慰她,“就住几天,不好就回家。”我在心里一遍遍说:“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暗自决定,如果她不适应,我就辞职照顾她。
欣慰的是,几天下来,妈妈不仅适应,而且很喜欢。一方面,敬老院里都是一样的老人,她不再自卑;另外,护工都经过专业培训,料理得当。照顾我妈的是个健壮的阿姨,能说会道,逗得妈妈很开心。
时间久了,妈妈的坏脾气也没了。我们去看她,她还吱吱呀呀地说点敬老院的新闻来听,边说边笑,说实话,这样慈祥的妈妈,来得有点迟,我简直受宠若惊。如果我在那呆得久了,她就赶我走,知道我事情多。太善解人意了,我表扬她进步,她也开心。
越来越爱她,有时感觉,妈妈变成我的孩子了。
是前年,母亲节前的一个晚上,在高中同学群聊天,大家都讨论给妈妈买啥礼物。我说:“明天我去看我妈,我要对她说我爱你,又没有勇气。”同学们都给我鼓劲。
第二天,我做了几个菜带上,一家去敬老院。妈妈搂着外孙,指挥着护工把菜一字排开放在公共餐桌上,这是在向别的老人得瑟呢。我要喂她吃饭她不肯,非要自己吃,我就在一边说点老朋友的故事给她听,大部分是我编的,逗她开心。
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她又开始催我们,可能想到我们要吃饭要休息吧。要走了,她拉着外孙的手,上上下下地看了又看,尽是不舍。然后又拉我,捏我的胳膊,叹气,心疼我瘦。
我把她的轮椅推到门口,出门,推车,妈妈在门内坐着,有一束光照在她脸上,她微笑着挥手。看着我越来越老的妈妈,我脱口喊:“妈妈,我爱你!”泪如雨下,转身就跑。
现在?现在好了,每次去看她,我都会找机会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也不再扭捏,嘿嘿嘿笑。
我这样写着,先哭后笑,暂且发布,评论等我回来回复啊,我要去看我妈,告诉她,我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