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了公开课,是一篇小说《台阶》,一篇讲父亲的小说。
初次构思,想按照往常的教学过程走——了解作者,读读字词,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结构,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旨,品味语言,归纳写法,拓展提升。
可能这样会环节很齐全,但是上不出新意,内容也有点太多,恐怕讲不完,或者突不出重点了,于是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抓住重点,这节课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最终我决定改变一下教学模式,字词和情节划分在早自习时间解决,然后课上就抓住人物和细节两个重点进行欣赏学习。设置两个主话题,代替了琐碎的小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可以将对文本的解读完成。
小说围绕父亲要建一个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父亲是文中的主人公,“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父亲的儿子。那么势必要分析父亲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所以重点一出来了,就是品析人物,文章篇幅较长,想让学生一下子说得那么具体深入,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只让他们用一句话概说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就比较容易了,发现文中有一些四字的词语,比如“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等,那就不妨让他们也用上四字词语来说。所以问题加了一点小要求,至少用上一个四字词语。并且提示学法,用手中的笔,随时把思考所得变成文字。
学生慢慢的开始举手回答问题,我这个时候就认真听他们说的,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其余同学要注意边听边做批注,几个学生说完后,父亲的形象呼之欲出,继而小结我们眼中的父亲是这样的,多媒体归纳出示。那么第一个重点就突破了。
第二个重点是什么呢?这篇小说中,运用到了很多细节描写,出神入化,有很强的表现力。那索性落脚点就放到细节上吧,赏析细节描写的表现力。所以第二个主话题出来了。
刚才学生以独学为主,现在就可以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互通有无。先师生共读了10到16自然段,这一部分是写父亲为建新屋做的漫长准备。然后主阵地留给学生,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找的过程中,也不忘巡视和提醒他们学会用圈点勾划法,做批注,写下自己的解读和看法。
合作探究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我在引导的时候,渗透一点语文知识,小结细节描写的表现力有哪些,再牵引到考试题型及答题方法,希望能让他们将课内的文章阅读和课外阅读、写作都联系起来。
那一节课有了读,有了说,有了听,还差一个写,既然通过学习这篇小说,认识了一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坚韧不拔,有理想,有追求的农民父亲的形象,那就试着为文中的父亲写几句动情的话吧。小说中的父亲终究是虚构的,那现实中你的父亲呢,他有没有哪一个生活片段让你印象深刻呢,也可以用上本节课所学的细节描写写写你的父亲吧。古往今来,写父亲的文章有很多,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不是可以课外再找来几篇同是写父亲的文章读读呢,比较下有何异同。这样就有了几样作业可以布置了,那有点多了怎么办,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把这几种作业罗列下来,然后加一个标题,创意作业任你选,每个人只用选择一样去完成。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唯一的作业,而是变为主动地选择自己想去完成的作业。
最后我抛砖引玉,把自己写的关于这篇小说的一首小诗送给大家,相信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定可以写出更好的文字来。
这节课通过两个主话题来组织课堂的两次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进行了一场文学欣赏活动的尝试,课堂生成丰富,学生们表现还不错,只是由于是午休起来第一节课,整体气氛不是很活跃,回答问题的人也总是那么几个。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同事在评课时提到的,小说的主题并未涉及,应该提一下的。
总之,这节课是我第一次尝试这样上,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和随文做批注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算是一场历练吧!
我想要的语文课堂就是一方面要有诗意和美感,上出正宗的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希望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语文,热爱文学,另一方面还要接地气,考虑到应试教育实际,结合考点分析,否则学生的成绩就很难提高。
以后的教学之路还很长,希望自己可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上出精彩的语文课堂,上出自己追求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