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当我们小的时候还敢说出:
“我长大要做科学家。”
“我以后要成为画家。”
……
这种豪言壮语,越是长大,我们的目标就越发的和个人现实生活贴近。
直到现在我身边的绝大多数都表示能活着就好。
他们给我说:
未来人生路不打算结婚生子,若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要过着如我现在的生活,那么我想不存在、没有意识,或许也是幸福。
有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若是联系现实,有些人通往罗马的路很长长长长长长长……
大概得花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到达,而这都算的幸运的,因为有些人怎样都走不到,当然还有一部分,他们一直就在待在罗马。
白鹿之所以会想要写一篇文章,是因为我看了一部记录片《出路》。
我向来都知道社会阶级差距存在,只是不会想有如此之大。
在这部片子中,有三位主人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
他们的出路究竟会是如何?
02
首先第一位主人公是一位山沟里的女娃子,名叫马百娟。
她每天走去上学的路上步伐欢快,念的书籍也是“我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
她12岁的年纪,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读初一的阶段,但此刻心怀梦想与希望的她学习的环境是:
整个学校2个老师,5个学生,她是其中最大的学生,在读二年级。
住在甘肃窑洞中,2008年全家一整年的开销不超过50块钱。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50块钱只够饭店的一顿饭钱。
她的饭是这样解决的:
早饭在碗中倒入白开水,然后将冷掉的馍馍撕碎泡软点了吃掉。
放学后,她要喂猪、做饭、做农活。
这条在山壁上清晰可见的路,是他们全家每天这样年复一年走出来的。
人对比起山的陡峭、生活的困苦,真真弱小得如蚂蚁一般。
果然就应了那句“世上本身是没有路的,走得多了,也就有了路。”
“读书改变命运。”
这是被农村父母挂在口头,更是农村孩子做梦的源泉。
读书就代表能走出大山、能过上比现在好点的生活……
只是现在仍在上二年级的她,去北京读大学现实吗?
三年过去,马百娟已经看不出是当年的那个小姑娘。
此时的她,年仅15岁。
不出意外的,她退学,出来找工作。
但这个年纪的她,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
当人问起:
“你年龄还这么小,为什么不上学了?”
她也只能用微笑代替沉默。
在她家人的思想中,自己家的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书少念点,够用就好。
以后是要生娃的,就算是找了份工作也没用。
因此马百娟的出路,就只剩下嫁人、生娃、传承贫穷。
这是年仅15岁孩子的父亲模样。
最后马晓娟嫁给了自己表哥。
03
第二位主人公是19岁的城镇男生,高考第三次复读,名叫徐佳。
他的父亲在大城市打工,受了没文化的苦,经历了很多屈辱。
这也是为啥一个不咋富裕的家庭,愿意供孩子复读3次。
他的父亲爬在地上也要让孩子上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不要重复自己的生活。
只是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的父亲突然去世,徐佳的目标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考上大学。
为了不让父亲失望,他读书读到全身冒冷汗、手不住的发抖。
这残忍吗?
或许有点。
但是对于小地方的孩子来说,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
好在最后的一次努力成功,徐佳完成了目标。
只是这就叫改变命运了吗?
大四寻找实习的徐佳,不是211重点大学毕业的他,能找到的工作,也就是不用太多门槛的销售而已。
他的目标也变成了为了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很多时候,人是为别人活着的,不只是自己一个人。
徐佳结婚了,原因是:
他得对女朋友有交代。
04
最后一位主人公是17岁退学,但父母都是北京人的小姑娘——袁晗寒。
她从小读北京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美院附中最好的高中。
她退学后,没有生存的压力,每天的生活就是用来打发无聊时间。
她想做装置,排话剧、最后开了个酒吧,还去过性用品商店卖东西。
统统都是些很酷的事情。
当然也只有拥有这样生活的人,才玩得起艺术。
袁晗寒说:
“我没有想过,我以后的生活想要做一个在哪一个阶层的人。
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饿死。”
大概对于罗马来说,生存已经是可以忽视的问题。
3年后,袁晗寒去了德国打发无聊时间,接点小活。
她不需要通过努力来养活自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她需要度过这些时间。
这是她回国后实习的环境。
最后袁晗寒自己开了艺术投资公司。
05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没有穷得吃不上饭,上不了学,但对比小康、中产又是难以到达的。
从四线城市出发,去一线城市不靠谱,于是去了二线。
努力工作,然后省吃俭用,拿半辈子的钱+父母一辈子的钱+找亲戚朋友借的钱+找银行贷款的钱,在二线城市买了套房。
我的剩下半辈子,就是还各种钱,补上各种窟篓。
然后期待我的下一代,可以去一线城市生活定居。
我想下一代的起点比我高,那么到达罗马的可能性,有生之年我或许可以看见。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话并不假,但是可以读什么样的书?
是父母决定的,孩子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