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把《活法》这本书读了两遍。虽然整本书字数并不多,但可谓是字字珠玑。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能带给读者恍然大悟般的感同身受。
其实每种感受都值得赋予千八百的文字予以阐述,但由于篇幅问题,在这里只举感触最深的四点分享,既是笔者发自内心触动的感悟也是以后自己为人处事生活的行为准则。
1.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处事原则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论点便是:“人是事业的起点。”所以整本书反复提到,作者在迷茫不知道怎么往前进行的时候都经常提到“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一切复杂棘手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人作为一做事的主体,其品质高低关乎所做事情的结局走向。懂得如何做人的人心中才会有那么一道不可触碰的底线。深刻的明白什么有所为,什么有所不为,进而塑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复合自己道德观念的为人处事的做事原则与哲学。书上所出具的公式:人格=性格+哲学,阐述的就非常到位,如果处事哲学出现偏颇,那么人自身所载的才华反倒并不是一件好事。
2.力求每日精进的工作作风
在这本书里提出的一项观点挺震撼我的内心的,就是强调了持续与重复的区别。
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的工作究竟是“漫不经心的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还是“持续的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研究,从而一点一点的精进”?
反思之后,觉得自己很大的一部分时间应该是在于重复而不是持续的精进。所以这点着重的需要自己从此以后要在每天下班之前回顾与反思。以检查自己每日的工作时间是否被有效利用而非瞎忙。
3.人生不可虚度的生活态度
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小学生时代就学过。而成长的道路上也不停的被长辈前辈们提醒,一定不要把业余的时间浪费在看电视剧玩游戏刷手机这样无聊的事情上。所以说人生不可虚度,不仅体现在工作学习上的时间是否被有效利用,业余时间亦然。
早先几年我是不太明白这个道理的,总觉得放学了下班了就该是放松的时间,看看韩剧,刷刷微博等等,意识不到做这些个事情除了虚度光阴之外,对自身的成长起不了一点的帮助作用。直到随着年龄日积月累的增长,突然发现,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丝毫容不得自己挥霍与浪费。
也在意识到并更正了心态之后,才发现其实有效利用好业余的时间可以做好多的事,可以练练字修养一下身性,读读书拓宽一下视野,健健身塑塑体型,写点东西提高一下自己的语言输出组织能力等等。
真正的这么做过之后,便发觉人生在世是一件何其有意义的事情。也应了本书中那个关于为何来到这个世界的答案,便是人生再世旅行一遭,只求将来离开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点。当人生行至终点的时候,带着满满的充实与阅历面对离开,心性自然也是泰然的吧。
4.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其实这本书之所以这么让人忍不住多回顾几遍的重要原因便是,里面阐述的道理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亦可适用。
就拿“以利他之心度人生”这一点来说,用在工作上可以让我们学会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去完成工作,做好服务与协作。一旦转换了所站的角度便能看清楚对方的立场,一旦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那么处理问题的视野与格局会拓展许多,会比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起来更宏观。
把这一点放到生活中亦然,跟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相处,会比就站在自己角度上看待问题的方式更理解更宽容,更能把握对方的需求。
虽然简单的道理貌似人人都懂,但是真正的落实到每件事情上却总逃脱不了“从我出发”的惯性。于是,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反思惊醒,摆对人生态度。
由此便想到了,整本书提到过多次的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思维方式的正负方向直接决定了整个人生的走向。而思维方式的正负分界点便是自身把握的“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基本理念底线。只有正确的掌握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才能有效把控思维方式的正负方向。
所以,整本书传达给我们最最重要的理念便是,在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只要做人的标准不跑偏,那么拿着做人的道理再去做事,基本上结局都不会太差。也便应验了宇宙间因果呼应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