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不仅是精华,而且是经典中的经典。最近我发布了自己读《红楼梦》的一些所思所想,有很多热心网友留言评论,虽然我读了2遍《红楼梦》,自认为写的内容还是比较客观和深刻。但是认真读完网友们的评论,自愧不如,恨不得赶快删帖。
有的网友看《红楼梦》至少十多遍,仍然谦虚地说自己还没有读懂。
有的网友为我开了书单,善意提醒我想要吃透贾宝玉这个角色,需要先把《庄子》、《诗经》、《离骚》、《长恨歌》、《牡丹亭》、《金瓶梅》等统统找来读一遍,再开始读《红楼梦》。
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拿来单独研究,每个人物都意蕴丰富。比如最开始我并没怎么注意过贾母这个形象,因为比起一众年轻靓丽的少年少女,贾母总是略显疲态,禁不住过于热闹的场景,在宴席上也总是早早借故先行歇息。
但是与贾府中的几个“平庸”男性家长相比,她身上更有烟火气息。她对儿孙们的疼爱关心,其实跟普通人家的长辈并无两样。况且其实一大家人能够其乐融融相处,也主要是归功于她的财政大权和人格魅力,她是真正的主心骨。
特别是在贾府被抄家后,男性家长都慌了神,根本拿不出家底来维持家庭开支。贾母竟然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救急,说明她并没有被富贵遮蔽双眼,而真正懂得居安思危,福祸相倚。所以她是真正看透名利、视富贵如浮云的智者!
当我真正体会到这个人物对整部《红楼梦》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我外婆的去世对于我们家族的损失。我外婆性格不算很开朗,也很少看见她和别人聊闲天,她总是忙着料理家务和下地干活。
小时候放暑假,我常去外婆家玩。每天清晨,外婆起床开门时,木门板上钉着的金属门闩会轻轻拍打木门,成为我的固定闹钟。直到现在,我也不需要闹钟,睡到自然醒便起床了。门栓的轻微响声和外婆轻快的脚步声,总是在记忆深处唤醒我。
外婆做的食物看似简单,没有丰富的种类,也很少吃肉。不过是简简单单烧柴火蒸煮米饭。但是外婆的神情总是很温和,她扎了干净利落的发髻,系着洗得灰白的围裙,穿梭在雾气腾腾的厨房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擦得油亮的灶台上,摆着一个胖嘟嘟的盐罐,手柄也早已被摩擦得发亮。当她弯下腰往灶塘里添柴,火光映红了她的面庞。
但我和弟弟妹妹们愿意一直等,等饭菜做得差不多,去田里溜达了一圈的外公也踩着饭点回来了。他接过外婆趁热捏好的饭团,连同土豆一起放进火塘里烤。外公蹲在灶火前,用火钳小心翼翼地翻着食物,直到散发出谷物的质朴香味。我们忍不住咽下口水,外公又将烤得焦黑的土豆拿到木门板上摩擦,擦去碳黑的外皮,直到露出金黄熟透的烤土豆,我们才开始美滋滋地捧着绵密沙质的土豆开啃。
在我十来岁时外婆因病去世了,老屋基本被夷为平地,留下围墙变成了菜园。我就再也没去过外婆家玩,因为去了也没人照管,再也没人天未亮就起来煮米饭给我吃了。我和弟弟妹妹也不会再闹矛盾,因为基本也不会见面了。
外婆走后,连碗都不会洗的外公,不愿到舅舅家吃饭,于是自己开始学会煮饭、喂猪、养鸡。
后来舅舅家的宅基地被邻居侵占,两家吵得不可开交。他感慨说,“要是我妈还在,你还敢这么嚣张吗?”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以为只是因为爱吃外婆煮的米饭才喜欢去外婆家玩。其实不是,我喜欢的是外婆这个人,只要有她在,做什么事都开心,吃什么也都特别香。
所以,后来我看见曹雪芹不遗余力描写贾母和儿孙其乐融融吃饭的繁琐场景时,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贾母在而已。
一个家族的兴旺当然需要钱财的支持,灵魂人物的关键作用才是不可代替的。
假如没有贾母,《红楼梦》该多无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