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种极简的写作风格
文笔和文采,究竟是什么?是词汇量吗?肯定不是,辞藻华丽的骈文在历史上是被定过性的。
难道是文章的结构与衔接?不可能是情节,很多传统文学没有好情节。
既然闹不明白,也无从去评判。反正老师说好的那些就是好的,必然大家说好;文学评论圈子说好的,必然一片说好。
如果被认定不好呢?怎么写怎么别扭,怎么写怎么低分,但又不知道怎么去(速成)提高。
不能跨越,就绕过去,这是常理。
对于不知道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人,请抛开努力的念头。风格若不转变,方法若不得当,每天写大几千字还是生产垃圾。
过去,似乎有种风格,叫自然主义。那是一种把小说写成论文的变态风格。
很多时候,写不出来的原因,恰恰是太想写明白。写,能明明白白吗?写,能像照片电影一样还原现实纤毫毕现?既然不能,瞎折腾干嘛?留给读者自己想象不行吗?
既然再怎么写,都不可能用论文的形式,把细节、原理全部呈现给读者,索性绕过去,撂下不写。
袪魅,是新闻学与历史学的名词。祛除魅惑,所谓魅惑,就是遮掩真相的价值预设。
那么写作也一样可以袪魅。把不真实的描写删掉,只保留作者的真实感悟和感情。
什么是不真实的?就是强行憋出来的文字,那些便秘出来的羊屎豆,不是作者心里真实的感受,完全无爱。
不是每个形容词,作者都能感同身受,也不是每个比喻,作者内心真的认同。
这也是种极简风格,没有形容词,没有成语,没有复杂的长句,没有神态描写,没有场景描述,没有外貌描写,不要这些没用的。读者不爱看的,一般都跳过。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做到敏锐捕捉每个细微动作和表情,何必让作品中的角色患上这种强迫症呢?
有的教程说,尽可能让对话过程中的双方,动起来。
例句:
他站起身,倒了杯水,说道:“你来早了。”
她接过水杯,局促不安地坐着,低声道:“我想明白了。”
他一饮而尽杯中滚烫的茶水,仰头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她越发紧张,手搓着衣角:“那么,我……”
他站起身,左右踱步,复又似乎下定决心,说:“来吧,我们开始。”
以上,简单的对话,双方像猴子般上窜下跳,为啥不能让人安心看对话?多余的动作,真的能增加生活气息?谁在乎作者是虚构还是真相?反正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