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寒门,靠苦读走出农村,大学211。22岁毕业,读了太多心灵鸡汤,怀揣经天纬地的梦想,一路向东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想施展抱负。
08年,初入职一年,遭遇金融危机,工厂裁员大半,靠努力奋斗保住饭碗,台巴子老板呼吁留下的员工主动降薪和厂共渡难关,拿两千快一个月的工资,心内诚惶诚恐,生怕失业后还不上助学贷款。
09年,饱尝企业毒打后,选择去三本大学做行政。三千五一个月,温水煮青蛙,前几年过得挺开心,环境舒适,人际单纯。但,直到年近三十,成家立业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学历偏低,工资不高,恋爱失败,无车无房。成年人的烦恼,那时才明白,归根结底就是钱。
14年,饱受社会教育后,回老家找一所三本大学做行政。糊涂一年,因校区搬离本地,自己不想屈就,这才开始被迫考编。
16年入职事业编。从入职那天起,排山倒海的优越感扑面而来,一直汹涌至今。那时我才知道,为什么体制内的同学在吐槽三千多一个月的时候,仍然对一万一个月的你不削一顾,知道了怒怼领导后还能睡个好觉,知道了福利顶格旱涝保收是什么概念,知道了尽管你穷得一无所有但找你相亲的人踩断门槛的滋味。
我记得当年在厂里,肠肥脑满的台巴子领导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不听话就把他开掉,在私人学校里,干工作时大家都与世无争,你好我好,但是碰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时,牛鬼蛇神各显神通,谄媚奉承,暗箭中伤无所不用其极。在体制外的八年里,月薪从未超过五千块,工资说扣就扣,福利说减就减,相亲一听你是大学老师乐意见面,见面一问没编立马变脸走人。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中小城市,男的有编制是核弹级优势。
20年,我一个表弟大学毕业,我现身说法,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他一个普通专科生,最好的选择就是先靠三支一扶,然后服务年满后靠加分考本地事业编。然后迎娶本地白富美,成为当地人上人。他不听,毅然选择留在一线城市闯荡。当经历百年未有之疫情冲击,饱受私企毒打后,他先后已经换了三份工作。现在开始找我咨询考编的事,我告诉他,他错过了应届生的特殊优势,再想考编,难上加难了。
前几天,老婆的一个高中同学找我咨询考编的事,早先在瓜子二手车公司做技术,去年辞职全职考编。这次成功吃面,虽然是第二名,但仍然下血本报了个面试班。
我记得07年毕业时,地方组织部来学校挑选调生,只要政审过关,基本不看成绩,面试即可,比企业面试简单多了。
10年左右,老家90分左右即可上岸。
现在,我看到很多985学生都放下入职大厂的机会,回来考编了。分数没有140分,很难说有优势。
编制的好处,只有在三十五岁以后才能切身体会到。
但是,等到你三十五岁,就已经超过最大考编年限了。
当我看到那些年过三十拼命考编的人,我真心祝福,苦海无边,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