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性别:女
年龄:4岁9个月
证型:脾虚湿藴
表征:腹胀,晨起有头晕感,易疲倦乏力,时有腿痛,饮食量偏少,时有积食、腹胀,睡眠尚可,大便1-2日一行,时干时稀或先干后稀,大便中可有不消化食物,小便尚可。
既往史:湿疹;父亲有过敏性结膜炎,母亲有湿疹、荨麻疹
病症分析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比较关注“吃文化”,民以食为天的观点深入人心。所以即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过敏原。现代医学里最关注的还是食物中的过敏原。
食物导致的过敏性疾病最为常见,宝宝、孕期的妈妈和老人,这些人群因为抵抗力低下、胃肠道功能不足或者是因为进食频率过高等原因,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由外来食物在机体内产生的不良免疫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医案详情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爸爸不爱吃豆子,那么孩子也会吃饭的时候把豆子挑出去。有人说这是因为孩子在模仿大人的做法,养成挑食的坏习惯。这个说法其实有个说不通的地方——爸爸不爱吃豆子,不也健健康康长大了吗?为什么到了孩子这里就成了挑食的坏习惯了呢?
近年来现代医学有种新的观点,认为我们“想吃什么”并不是大脑决定的,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微生物决定的。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序列,还传承了父母——尤其是母亲——身体里的抗体和微生物。
今天医案的小患者是典型的遗传型过敏体质。“孩子爸爸大概一岁左右的时候,从嗓子里拿出一个特别大的瘤子,不是在医院做的不知道是什么;还常年肚子胀疼,胃也胀,吃好多药也不好,疼到9岁才好的;近2年有鼻炎,去年过敏性结膜炎。”
孩子奶奶好像也对紫外线过敏。夏天的时候奶奶到家里来帮忙看孩子,每次带孩子出去玩,她脸上脖子上就会特别痒,但是一回农村老家就好了。孩子的妈妈有时候皮肤也会针刺一样痒,尤其最近一年。去医院看,医生说是过敏性荨麻疹。
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的话,生下来的孩子是过敏体质的概率非常大。这个宝宝马上5岁了,每到夏天天热,就爱挠身上,但没发现什么明显疙瘩,就小腿两侧之前有凸起的粗糙皮肤,现在好了,膝盖下面和两侧屁股起过几次红点,按压不变色,一两天就下去。
重视孩子的过敏问题,是发现了孩子从2017年开始,每年一到10月、11月,鼻塞憋气打呼噜就特别严重,治疗时好时坏,一直要到第二年4、5月份才好。2019年4月看天津市儿童医院看过,顺尔宁吃了1个月,孩子说头疼,停掉之后改成盐酸西替利嗪片和富马酸酮替芬片,都只吃半片,吃了6个月之后停了。结果11月又开始打呼噜了。
孩子两周岁的时候发生过一次肠系淋巴结炎,医生说不严重,只开了几天头孢。但孩子总说肚子疼,后来用脚心敷中药的办法调好了。2019年又开始肚子难受,b超显示肠道有结节,医生还是说不用治疗,孩子就一直断断续续肚脐难受。从2019.5开始吃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和富马酸酮替芬片后肚子一直到10月份没怎么疼也不难受,但是停药以后不久肚脐或附近又开始了“有时候说排便时肚脐眼周围疼,有时候又不疼,具体位置不定”。
小时候孩子两只胳膊,腿上的皮肤一直有像是湿疹的鸡皮疙瘩,干的。从2岁开始上半身总痒,尤其晚上睡觉前,以前一直都忽视了。直到3岁多点因结膜炎去测了过敏原才发现有食物慢敏,“吃药之后上半身不那么痒了,就后背有时候会痒;再就偶尔吃错东西了会痒,比如吃鱼;另外,夏天太热时候,孩子一出汗就总挠身上。19年的夏天,孩子身上、胳膊上、大腿都是一大片红加痱子,后来用艾蒿水洗好了,但夏天出汗还是会总挠。有时候也看不到什么疙瘩,天凉了就好了。现在又到夏天了,又开始挠了”。
除了吃西药,孩子之前也不止一次接触过中药。也是在2020年5月份用完中药到现在,就一直便秘,而且容易腹胀,便便经常一股酸腐气;有时有口气,打嗝,偶尔会有饭菜返上来。年初在消化科开过胃蛋白酶,吃了一个多月,效果不是很明显,“还吃了两三天西甲硅油吸附胀气,不管用丢了;左卡尼丁也吃了一两天丢弃了”。
总的来看,孩子从2周岁开始断断续续吃了很多药,中药多,西药少。感冒偶尔会吃点消炎药。“现在我发现她晨起总是又躺下,跟以前起来就玩不一样,问她吧,就有时候说头晕,但出去玩也没见她说不舒服”。
孩子现在总说腿疼,有时候是脚脖子,还有一次脚指头关节一弯就疼。一般都在晚上说疼,上楼的时候会让抱,有时候睡前会说累。孩子从前特别能吃的,从今年2月份开始胃口就小了,大概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
妈妈说,她现在都不知道怎么看医生了,“感觉他们各看各的。去年这时候看,(医生)每次都和我说:‘从我们骨科/消化科的角度来看是这样,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哪里有问题,谁也说不清楚。”尽管医生这么说可能只是出于谨慎考虑,但孩子妈妈还是难以放心,“我永远不知道孩子哪天会哪里痛,搞的我也很焦虑。”
黄博士诊断
这个妈妈知道孩子有过敏情况后,去医院查了IgE和IgG指标,对有过敏反应的食物及时做了规避。但是妈妈觉得很奇怪,说好几次检查海鲜类和牛羊肉并不过敏,但有时候吃了这些东西身上就会痒,“我们已经好久不吃鱼和牛羊肉了,因为我们牛奶鸡蛋大豆花生这些都过敏,所以没有太多的蛋白质摄入来源,这样下去孩子的营养怎么办?”
妈妈给我看的孩子以前做的检测报告,是IgE10项和IgG28项,有牛奶1级过敏,于是我告诉她,有牛奶过敏的话,牛肉也是不能吃的。后来小患者又做了食物慢敏90项,三文鱼、蛤类II级过敏。所以小患者并不是对海鲜和牛羊肉不过敏,只不过项目少的检测里没有三文鱼这一项,加上还有交叉反应。
这个孩子的肠漏问题比较严重,“不合格”的大分子的物质通过肠道里的“缝隙”进入血液循环;甘露醇回收率接近低值,这是平常食欲不高的表现。
孩子鼻窦有一点增厚,起床头晕头痛跟鼻窦的情况也有关。虽然现在情况不严重,但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注意肠漏问题,会发展成慢性鼻窦炎。
排雷指南
我有时候看诊会遇到有妈妈说,为什么我们比对着检测结果调整了饮食,为什么宝宝的情况却没有好转?这里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种症状下面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食物不耐受只是其中一个,如果在严格忌食3个月后还是没有改善,就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测和治疗。饮食干预并不能解决除食物意外的原因引起的疾病。
另外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交叉反应。比如,如果孩子对鸡蛋不耐受,除了鸡蛋不能吃之外,蛋糕奶油、面包、鸡肉也都是需要禁食的。
医案总结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脾常不足”。患儿父母有过敏史,使得其先天易感体质,先天禀赋不足,加之父母喂养不当,使得脾虚加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纳差、腹胀、便溏、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气血不足。故可见疲乏无力、起身时头部眩晕。脾虚津液不化则生湿成痰,酝酿成热,故患儿时有痘疹冒出。遇热鼓舞阳气外发,则疹出多,瘙痒明显。反之阳气不足,痰湿无法外发。治疗时要益气养血健脾,通阳化湿透疹。
行文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评论。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