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泊
11月7日立冬节气至。
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在前面十八个十五天的循环里,有人气定神闲,有人气喘吁吁。立冬了,太阳都“跑”到黄经225度了,我戴着双倍于这个度数的眼镜,想些立冬的趣事。
冬是怎么来的,何为立冬?
“冬”的本义是“终”,冬是终的本字,在没有出现“终”之前,都作“冬”。甲骨文里“冬”像一条绳子两头打结,表示记事周期的终结,金文进行了一些变化,到小篆的时候,在原来金文基础上,将两点连接,再在下方加上“仌”(bīng 即冰的象形),冬的意思就变为现在的冬季之意,也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冬字的形状。原来的“终结”一层意思交给了一个新字,即“终”(冬加糸部)来掌管,自此冬和终分道扬镳,各自为营。
所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说简单点,立冬就是四季开始进入到最后一个终期了,冬天要来了,万物即将藏尽,秋收的粮食要收藏起来,动物也快要进入冬藏期,所谓“万物收藏”。
野鸡飞进大海里变成了蛤蜊?
每一个节气有十五天,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故一个节气有三候。
立冬三候,即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水始冰,地始冻,是好理解的,可是,为什么说野鸡飞进大河大海变成了蜃?
蜃在多处古籍中的解释是一种大蛤,相传蜃吐气形成海市蜃楼,其实呢,这是古人对海市蜃楼现象的想象型解释。蜃在冬日繁殖,其壳五光十色,使人们联想到海市蜃楼的光景,而雉正好也有五彩斑斓的羽毛,在这个时节,雉变少了,蜃变多了,于是古人联想到“雉入大水为蜃”。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要为古人的想象力点个赞。
立冬真的就是冬天到了吗
这其实不是“立冬”一个节气的问题,而是“二十四节气”的普遍问题,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来确定的,属于天文学的范畴,它成长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指导农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然而中国地域辽阔,央视的天气预报都没办法一两句话播完,所以有一定局限性,何况还有全球气候的变化问题。加上我们通常能感知到的气温概念主要还是气象学概念,气象学的实际变化相对于天文运动会有一个延迟。所以,虽然立冬到,民间以其为冬天的肇端,但实际上,除了北方能明显感受到寒意之外,南方地区还没有剧烈的寒意。北京的银杏和红叶已到最佳观赏时间,而南方,诸如苏州,枫叶未红银杏未黄,再往南下,就是一片小阳春了。
但正如前面所说,节气的确立依据的是天体的运转位置,天体运转必然带来相应的气候变换,即使有延迟,但立冬完全可以作为冬天来临的讯号,无论身在北国还是南方,冷暖还需自知。
一到立冬又喊我吃饺子
总之逃不掉一个咒语,一到过节,就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端午中秋除外。
其实这是现代人的讹传,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谁会调侃“吃饺子吃汤圆”呢?古人过节吃的是很多样的。
当然立冬确实有吃水饺的风俗。这个习俗和冬至吃饺子大同小异。一来秋冬之交,食用“饺子(谐音交子)”正适宜不过,二来,天气寒冷,吃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正是补充热量驱寒的好差事。至于“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放在立冬冬至都合适。
关于春天的那点小心思
「宋|仇远 」 小春此去无多日
「 英|雪莱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 |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仇远诗的前两句精确的白描了立冬时节的景象,雨已寒但未生霜,树叶已经黄了一半。“小春此去无多日”,是说立冬了,眼前虽景色萧条,但春天距离此刻已经没有很多天了。
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在南宋诗人仇远发出此般感慨的四百多年以后,英国诗人雪莱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位诗人写出了同样的句子,好比是彼此的翻译。
冬天的脚步临近,春天的脚步也就近了,一场倒计时的尾声,是另一场倒计时的开始,既然春天不远,那么来年的一些小心思,小想法,小计划,想过的生活,想追的人,想看的书籍,想考的试,想大干一场的那一个亿……是不是该从今日就开启?
我们都不是农民,不作农事,但立冬的意义对于我们,仍是提醒。
来年的春天?对,从立冬到立春,你只需要再等五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