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始于】2023年12月03日
【日精进打卡第166/195天】2024年7月14日
【今日读书】地理中国 美丽中国·三江源8
《地理·中国》 20240713 美丽中国·三江源8
江河源头,生命之水自这里流淌,孕育出不朽文明。雪域高原广袤无垠,却并非宜居之地。冬末初春,人类与自然同行,直面生存挑战,迎接四季轮回。
玉树位于青海西南部,北依昆仑山,南靠唐古拉山,东连川西的高山峡谷、西接藏北、羌塘高原,是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虽同在江河沿岸,三江源地区的玉树却与河流下游的环境截然不同。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达4000以上,玉树不仅常年寒冷,气候复杂多变,空气含氧量也只有海平面的60%到70%。在这里,农作物的种植、牲畜的饲养,甚至是人的生存本身都十分困难。然而,难得的是,玉树地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居住。在极端的高寒环境中,他们如何与自然相处?又是怎样安家落户、繁衍生息的呢?
带着疑问,《地理·中国》考察队来到玉树,自北向南先后前往称多尕朵乡、囊谦着晓乡和囊谦白扎乡三处地点,探寻在不同地貌环境下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我们此行的第一站称多位于玉树东部,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境内多山,河流网布,土地沟壑纵横。人们在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形成小块农业区。卓木齐是称多的一个古老村落,村中留有许多青石板砌就的藏式碉楼,这些碉楼坚固耐住,历经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供人使用。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时,居住在古老民居中的藏族同胞正在为糌粑节做着准备。村民们邀请考察队一同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队员们对此充满了期待。相比我国的其它区域,卓木齐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这里更高的海拔使得气温更低,春天也更加短暂,村民们格外珍惜不到一个月的播种时间。
每到藏历二月,大家都要聚集在一起,祈求青稞的好收成。
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粉称“糌粑”,通常加入少量的奶渣和酥油茶再捏成团食用餐。“糌粑节”之名也由此而来,昂求周对糌粑节很是期待,母亲也专门为他准备了新衣。不止昂求周一家,每逢糌粑节,卓木齐几乎都是全村出动。姑娘们从清晨就开始梳妆打扮,准备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这个形似鸟的毛织物是糌粑节的开幕嘉宾 神鸟,相传神鸟是觉悟神山的管家,象征财富、智慧、健康与福寿。祭祀前,康巴汉子们要身着盛装,将“神鸟”请到广场,姑娘们则会拿着糌粑和酥油为它引路。
祈福过后,广场热闹起来,昂求周加快了出门的脚步,他生怕错过了一会儿的大战。
随着桑烟缓缓升起,卓木齐村开始沸腾,糌粑节的重头戏即将上演。互撒糌粑寓意着互送吉祥。在过去,由于地处通天河畔,卓木齐村是一处交通要道,每逢糌粑节,过往的行人商旅都要停下脚步,同参与抛洒糌粑的仪式。
岁月如流,卓木齐新一年的春耕正式开启,洁白的糌粑依旧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冬去春来。
热闹的糌粑节过后,队员们不禁感到疑惑,在高原的极端环境下,作物种植困难,食物应该也并不充裕,为什么玉树还能传承抛洒糌粑的独特民俗呢?实际上,在高原地区,由于常年低温且土壤贫瘠,一般作物很难生长,而草本植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分布十分广泛。因此,玉树发展成了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地区,耕地面积稀少。
那么,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们是如何生活的呢?队员们前往囊谦寻找答案。
囊谦位于青海最南端,玉树东南部,全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着晓乡地处囊谦西北部。卓晓是囊谦的纯牧业区,平均每人都饲养着三四头牦牛。
草地的话是我们这个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基础,所以它供养了所有的食草动物,以及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但是现在确实也是面临着一些问题,最凸显的就是这个草地的退化。
邓星羽老师告诉考察队,由于牦牛数量多,固定区域的牧草很难满足放牧需求。加之高原生态脆弱,过度放牧可能导致土地沙化等问题,牧民们至今保持着藏族传统的游牧方式,天气转暖,就迁移到海拔更高的春季牧场,为冬季牧草留出生长时间。
每到冬天,扎西成林和家人在住所附近放牧,如今冬季即将结束,搬家的日子到了。
高原地形复杂,转场路途遥远,而牦牛不仅体壮耐劳,还擅走险地和山道。它们是扎西成林的得力助手,搬迁物品中 一块块厚重的黑布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扎西成林告诉我们,这是用来制作黑帐篷的材料。
冬末春初,高原冷空气的余威仍在,密实的牛毛阻挡着严寒,大家在帐篷中搭建起泥灶台,生火取暖,烹饪食物。火炉正对棚顶的天窗,不仅可以排出炊烟,还能让阳光照射进来。放牧时,牧民们还会通过天窗观察光线,判断时间,这是一个天然钟表。从剪毛、捻线、铺线到织毡缝合,黑帐篷的制作工艺耗时繁琐,往往需要一家人合力完成。在扎西成林家人人都有一门做帐篷的好手艺。在下个冬季到来前,黑帐篷就是扎西成林临时的家。
为了庆祝搬迁结束,也为了欢迎考察队到来,扎西成林决定办一场象征着草原精神的乌尔朵比赛。
乌尔朵是用黑色牦牛毛和白色羊毛编织而成的抛石器,使用乌尔朵是当地人重要的生活技能,放牧时 牧民们用它驱赶牲畜吓阻野兽。
牧区转场有固定路线,为了使牦牛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扎西成林也要手持乌尔朵跟在大部队当中。
在放牧时若碰上野兽袭击牛群 只有击中目标才能保护牲畜。因而除了抛掷距离,抛石的准确度也是比拼的关键。
抛石看重经验,精准的投掷离不开长期练习。作为赛事的主办方,扎西成林也不甘示弱。
扎西成林年轻时曾用乌尔朵击退狼群。现在家中最小的孩子央金拉泽也对乌尔朵十分感兴趣。
激烈的角逐过后,获胜者拿到了来自牦牛的奖品,新鲜的酥油和酸奶。
牦牛的馈赠,惠及高原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藏族人对牦牛十分尊敬,一方面人们在衣物或房屋装饰牦牛图腾,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或是在节庆时祭祀“牛神”。另一方面,人们时刻注重对牦牛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取用。在着晓,大家并不完全将牦牛视作私有物品,而是愿意将生存资源分享给草原上的其它生灵。
因为他们秉持的其实是一种众生平等的观念,也认为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关照。
比赛结束,扎西成林在家养的牦牛中选出了一小部分,准备将它们放归自然。为了方便识别,又在牛耳上做了记号。央金拉泽对牦牛很是不舍,离去的牦牛会在草原自由行走,在牧区遇到被放生的牦牛,被认为是吉祥和幸运的象征。在千百年的游牧生活中,藏族人学会的维持与牦牛之间互惠共存的关系,对赖以生存的所有动物具有深厚的感恩心理。在牧民的心中,放生是对牦牛的保护和尊重。另一方面,牦牛是食草动物,放生到自然中不会对其他小型动物造成伤害,这也避免了对草原生态的破坏。
邓星羽老师告诉队员们,着晓乡草原面积广大,牧民们分散居住,游牧而生。而在囊谦白扎乡,人们却共同居住在一处盐碱土遍布的区域,与盐相伴的村民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呢?队员们前往白扎乡继续考察。澜沧江畔,雪山巍峨,山脚下整整齐齐的盐畦一眼望不到边。这里的村落少有大块耕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形似水田的盐田。这就是囊谦境内盐业开发最早的盐场。
白扎盐场位于澜沧江支流巴曲河畔,与白扎村为邻。盐厂划分为山体陡坡上的盐泉 卤水池区和河谷地带的晒盐作业区。
囊谦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西北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有较多的高山与河谷,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每年的十月至来年三四月光照充足,降水较少,这是白扎最好的晒盐季,也是村民们最为忙碌的季节。
向导告诉队员们,旺增是白扎村的“制盐能手”,队员们决定跟随他进行对盐场的考察。打夯 修整盐田边 浇卤水。从清晨起,旺增便和同伴们开启了一天的劳作。在白扎,想要把卤水运到盐田中,全靠人力。这里至今保留着最为传统的制盐方式。手持羊皮筒进入卤水井,盛取卤水便是第一道工序。
从地下打出的盐卤水灌进盐田,经过充分晾晒才能得到珍贵的盐。在观察一些已经吸出盐晶的盐田时,队员们发现这里的盐颜色不一,分为红白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白盐用于食物调味,熬煮奶茶时,盐的加入是浓香的秘诀,红盐则被用于日常梳洗和牲畜喂养。村民们认为,盐不仅对人身体有好处,牲畜食用后也会使肉质更加鲜嫩。直到现在,大家也习惯在放牧时让自家的牦牛饱饮带有盐分的天然水源。囊谦自然资源丰富,除了较为充裕的大气降水外,还有丰富的地表河流水与多种矿藏。卤水资源储量大,开采历史悠久。因而这里盐泉广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较广、平均矿化度较高的盐泉区,也是产盐量较高的地区。仅白扎盐厂一年就能产出约15 万千克白盐和20万千克红盐。盐田丰收是白扎村的大事,盐农们在收获时节总要互相帮忙,久而久之,这成了白扎村的传统。即使在别人家的盐田劳作,村民们也一点都不惜力,共同参与劳作,收获的喜悦也自然由大家共享。
盐场的忙碌告一段落,考察队跟随旺增一家前往湖边观看村中舞蹈队为庆祝丰收特地准备的卓根玛表演
卓根玛是白扎的传统歌舞艺术,在过去的白扎,食盐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夏秋时节 雨少路干贩盐人骑马赶牛,结队而行。他们携带着食盐穿梭于牧区、农区和盐区的村庄,用盐换回稀缺的食物和日用品。村中人则将歌声和舞蹈作为招待客人亲近关系的方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藏族歌舞文化。
雪山与江河赋予了白扎盐场独特的气候和资源。而盐农们用辛勤与朴实在这片土地默默劳作。
古老的舞步,悠扬的唱调,是历史的传承,更赞颂着人与盐的相伴相依。
严冬末尾,初春时节,在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中,人们生存着,也享受着。从碾麦成粉到团结劳作、踏实肯干的牦牛,彰显着他们的善良朴实。开阔的草原孕育了他们的奔放、豁达与热情 豪迈。雪山连绵,河流奔涌,使自然馈赠更是悠扬的江源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