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还会偶尔想起我。
文:张宗超
与读者书:
建议摆脱看小说的思维模式来看我的文字,有些内容需要你反复思考和咀嚼。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今天下午,我正在开会,手机却突然震动了起来,打开看是一个熟悉的号码,我没接,开会结束了才给回过去。
电话那头还是很熟悉的声音,聊了彼此近来的情况,还有原来的一些故事。
她说现在还是会有些迷茫,也有同学邀请她一起创业、一起做事,但总觉得销售这个坎始终跨越不过去。
我说如果想要成长,是很有必要克服销售这个坎,不一定从事商业,但销售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都说要走出舒适区,走出舒适区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开拓舒适区。常说的要去做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本质上也是为了开拓舒适区。
只有舒适区扩增,自己才会活得越来越舒适。现在你在销售方面无法跨越,销售必使你难受,一旦你不断的克服了,有了一定的销售能力,销售就是你的舒适区。
她说记住了,接着又说到她现在偶尔也会想起我。
她在学校和老师相处不错,也担任过一些职位,所以老师会常让她帮忙写方案。她说在做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我原来教过的,那时候都会时常想起我,也偶尔会翻出原来我给大家开会讲的东西。
这些话点到了我的内心,我说其实从外面回来,我自己都感觉“元气大伤”。
她说她感觉得到我的这种状态,还说,毕竟我做过管理、做过销售、组织能力也特别强,没回来的时候,在原来的公司已能独挡一面,负责云南的市场。
说到她现在的迷茫,我说那是因为她现在没有找到一件具体的事。我也坦言她是我原来带过的团队中,我比较看中的一个人,除了在她前面的另一个伙伴,偏偏她却卡在了销售这一块。
我说,现在大部分人都很厌旧,对很多事的不懂得保鲜,找不到动力点,她也一样,所以很多事并不能坚持太久。我在教育行业呆了三四年,从外面辞职回来,工作之于还一直写文章,帮助全国各地大学生答疑解惑,不是因为吃饱了撑的,而是因为找到了动力点。
——绝大部分的工作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做的好,而是因为做得好才越来越有兴趣。
“这种动力点可以是来自于即便我们现在交流不多,但你做一些事的时候会无意间想起我,想起我曾说过的话,和教过的东西,与我而言便是一种幸福。”我说。
有人来,就会有人走,这是我在初中明白的一个道理。我初二那年,班主任调职,离别的那一刻,我也哭了,我把这事和奶奶说,奶奶和我说了一句话:人走茶会凉。
当时心里还有些不爽,我坚决认为是我的感受没有被认同,后来才明白那是一种智慧,带团队也是如此。
人来就会有人走,所以我带着她们很用心,当然,我只是尽可能做好我所能做的。在给原来团队的伙伴写过的一篇未公开的文章中,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你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你告诉我一声,你去走就好。我支持每个人的自由成长。”
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努力向上,好的习惯培养起来是自己的,能力也长在自己身上,谁都拿不走。
现在看来,当初所做的是对的。
今天发了一个问答红包,问题是:咱们有几个月没交流了呢?还记得我不?
收到五、六十条评论,有的说三个月没联系了、有的说当然记得、有的说天天关注、有的说记得我的一些话……
不管怎么说,这些简单评论终究是自带幸福感的表达,何况常有人愿意和我倾诉。
严格来说我是一个不喜欢言语表达的人,所以文字就成了我的“利剑”。去年刚出去入职,便有同事说我是开水不响。
这句话或许是对的,这也是我正在努力开拓的舒适区,曾去多所高校演讲是我开拓这种舒适区的方式之一。用“或许”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开不开,但不响是对的。
做教育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来源生活,也发自内心。莫不过是一句“我会想起你”,或“我记得你”,哪怕是说过一句话。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留下你的观点,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