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演化》第一章 几个事先的说明
人名卡
- 人名:ROBIN DUNBAR 罗宾·邓巴
- 印象:现为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Magdalen学院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遗传学。他于1998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的成员。邓巴的研究横跨多个学科。他现在正在和语言学家、计算机学家、经济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展开合作。这些项目都与社会脑假说有关。其中一个项目研究的是笑容的生理作用,以及它在巩固社会纽带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另一个项目的研究对象是舞蹈。
邓巴数(Dunbar's number),也称150定律,是指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邓巴数并没有精确的数值,它处于100到230之间,而通常人们使用150。
关于人类的演化,利用社会大脑关系假说测定相关物种的群体规模,然后用时间分配模型来揭示这个物种为了生存必须做出的改变。 - 出处:心理学空间,维基百科,《人类的演化》
反常识卡
- 常识:直到1980年前后,传统的概念是我们人类和猿猴归为同一科。
- 反常识:我们并不是大猿猴科下一个独立的亚科,而是从属于非洲猿类亚科。
- 印象:
- 我们和猿类相比,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直立行走,猿猴四肢着地行走;猿猴的脑容量以灵长类的标准来衡量已经很大,我们的脑容量更要大得多;我们有文化,猿猴只有行为。这些区别显示在早期猿类即有不同的分支,一条通向现代人类,另一条通向现代的其他猿类。
- 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基因上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度(相对于仅仅依赖解剖学的结果)。从基因角度看,人类和黑猩猩的相似度明显高于其他猿类,大猩猩紧跟起后排在第二。但是从一千六百万年前开始就居住在东南亚的红猩猩和我们的相似度却不高。而在非洲生活的几种猿类(类人猿、大猩猩和黑猩猩)形成了一条共同的支线,这条支线的分叉点离现在要近得多,大约是六百万到八百万年前。
- 本质的区别在于我们的认知,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所能够产生的意识。文化有两个关键的特性,宗教和讲故事。这两种特性都需要用语言来执行和传递,而只有人类的语言拥有这种作为媒介的质地。
- 出处:《人类的演化》P4-6,P19-20
任意卡
- 大约在八百万年前,成为大猩猩的那条支线分离了出来。又过了大约两百万年,最终诞生现代人类的支线开始形成,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同属于这条支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后共同祖先,Last Common Ancestor,简称LCA)。
- 大约在两百万年前,差不多就是在人属(genus Homo)现身于东非的时候,黑猩猩的支线开始一分为二,演化成普通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按照惯例,人类学学者现在把猿科动物(包括人类)称为人科(hominids),在LCA后分离出来的最后成为人类的支线中所有动物称为人亚科(Hominis).
- 出处:《人类的演化》P5-8
人类的DNA大约有98.4%与黑猩猩相同,这是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所得到的结果。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化石记录相当有限。两者的保存状况都不理想(热带雨林土壤往往是酸性,会分解骨骼)。
其他人族有可能适应赤道带以外的干燥环境,还有羚羊、土狼、狗、猪、大象以及马。约在距今800万年前,赤道带缩小。这些化石人族–从与黑猩猩分道扬镳之后的人类谱系 - 比较广为人知。最早的是乍得沙赫人(距今700万年,乍得沙赫人可能是人与黑猩猩的最近共同祖先)和图根原人(距今600万年),其次是:
- 地猿(距今550万到440万年),包括地猿始祖种(Ardipithecus kadabba)和地猿根源种(Ardipithecus ramidus)。
- 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距今400万到180万年),包括湖畔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南方古猿非洲种、羚羊河南方古猿、惊奇南方古猿,以及源泉南方古猿。
- 肯亚猿人属('Kenyanthropus,距今300万到270万年)。
- 傍人属(距今300万到120万年),包括埃塞俄比亚傍人、鲍氏傍人、粗壮种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
- 人属(距今200万年至今),包括巧人、人属鲁道夫种、匠人、格鲁及亚人、人属先驱种、西布兰诺人、直立人、海德堡人、罗德西亚人、尼安德塔人、智人伊达图亚种、古智人、弗洛瑞斯人。
- 出处:维基百科-人类演化
第三章 基本的架构
术语卡
社会大脑假说
- 社会群体的大小和大脑容量的大小之前这种正相关的关系,证实了社会大脑关系。社会性是大脑进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事实上,这个关联只和大脑新皮层的容量有关,比较研究和神经影像研究的结果表明,尤其关键的是额叶部分的大小。这个关联实际上就是行为复杂度和大脑(具体来讲就是大脑新皮层)容量之间的关系,而群体的大小是辐射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个体所能够管理的关系数量,基于它的社会行为的复杂度,而社会行为的复杂度,基于它的认知能力(这就和大脑容量有关了)。包括了梳理群体的大小、联盟的形成和发挥作用、计谋的策划和利用、雄性擅长的交配策略以及用棉布表情和声音表演的复杂程度等。因此社会群体大小规模是一个衡量社会复杂度的便利标准。更重要的一点是,群体大小是个体行为和认知能力跟外界环境的接口。
- 例子:单配偶制的物种,比起多配偶制或滥交型的物种,大脑容量明显更大。对于这种结果,邓巴的看法是能够拥有长期伴侣的,在认知程度上比随便滥交的更高。
有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大脑关键部位的大小和个人社会网络大小有着直接的关联,研究还表明社会大脑假说不仅适用于不同物种之间,也适用于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 - 出处:罗宾·邓巴《人类的演化》P61-68
时间分配模型
- 基本框架:某一特定地区的气候(气温、季节和降水)是直接或间接(食物结构、体重、植被质量、植被)决定时间分配安排的核心元素。气候和物种的生理适应性决定了在进食、行走以及必须的休息(动物为了避开高温或为了消化而必须休息的时间)之间的核心时间分配,剩下来的时间(可随意休息的时间)可分配一部分给社交,而这个时间决定了动物在栖息地所能维持的最大群体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分配模型并不是用来确定某个物种在某种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的群体大小,而只是明确了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可能形成的群体最大规模。它们并非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规模,确定的一点是,它们所处的群体肯定不可能超过这个规模。 - 例子:灵长类以互相梳理的方式来维系社会群体,相对应的结果是,社交性梳理时间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一旦群体的规模开始逾越它们能安排在梳理上的时间,考虑到在时间分配上的别的需求,就意味着时间会短缺,因而不能保持应该保持的梳理密度,以维系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的结果是群体会分裂,并最终分成两个或者更多个各顾各的小群体。
- 出处:《人类的演化》P86-96
任意卡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五个演化阶段,每次转变都是由于大脑容量或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利用社会大脑关系假说测定相关物种的群体规模,然后用时间分配模型来揭示这个物种为了生存必须做出的改变。
- 一、从猿类到南方古猿,主要是外部生态和解剖生理上的变化,并无大脑容量或认知上重大变化的证据。具体例子:双足行走;通过测量化石物种骨骼中碳同位素的比例,饮食结构更多地基于C4等。
- 二、早期古人,代表就是出现于非洲的新物种匠人,匠人出现后不到几十万年见,就占据了整个非洲,并多次在走出非洲的尝试中率先进入欧亚大陆。进化上的飞跃:脑容量有明显增大,骨骼的进化第一次出现了与现代人类相仿的身材,便于双足行走的长腿,游牧化生活方式,手斧工具,饮食结构改变,笑声同时激活多个同伴的安多芬,气候变化(代表早期人科的两个分类物种:匠人和直立人)
- 三、大约六十万年前,古人(通常被定义为海德堡人),掌握用火技术,烹煮肉食的能力冲突大脑容量的瓶颈,音乐活动是梳理和笑声的延伸。
- 四、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AMH),大规模迁徙走出非洲,很快在地球可居住地上蔓延开来。语言进化增加群体亲密关系,讲笑话,讲故事;火是一个能延长白昼的人造光源,尼安德特人消亡。宗教发展,刻意墓葬。
- 五、新石器革命,距今大约有八千到一万两千年。两大主要更新是这个时期的标志,首先由游牧过渡到定居,然后逐步实现了农耕。集体性仪式文化创新取代了生物进化。
这段关于人类演化故事的旅程中,侧重点放在认知和社会方面,而不是传统上更受青睐的化石和遗骨。其实就是关于那些真正把我们和其他猿类区分开来的认知和社会方面的特性。 - 出处:《人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