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妈妈为弟弟上高中的事情跑断了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今弟弟正处于叛逆期,初中三年不好好学习,天天游手好闲,中考考的分数连愿意接收他的高中都难找到。
妈妈为此很烦心,因为不愿意让他上技校之类的,就想帮他找个普通高中上然后考大学,然而“不争气”的弟弟还是一脸无所谓。
其实一开始我的态度是让他直接上技校得了,也就等同于放弃让他在学术上有任何进展。甚至于还劝我妈别想着让他上什么高中了,浪费钱。没想到妈妈仍然坚持,就算每年多交学费她都愿意,我可以深切感受到她有多么想让她儿子出人头地。她的坚持就像是一片枯草中的一点火星,足以燃烧整片草原。
我不禁想到知识在当今时代有多么重要,那种随随便便找个学校毕业去赚钱然后找个媳妇结婚生子的生活仿佛一眼看到尽头,而我们还站在十字路口,往左还是往右但都不想选择一个还没有努力就确定的人生。
我上的是二本学校,自然看的出来高中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可正是因为上的二本学校才深刻理解到学习知识有多么重要,不同等级的学校之间又有多大的差距。
《精进》这本书中有一段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以为有大学上就很知足了,然而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个人认为,二三流大学的氛围是浮躁的,由于前期学了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且大学仍然用着那一套没用的方法,导致大家都觉得“学习没用”,想要直接找赚钱的捷径,创业也好兼职也罢,似乎我们都忘记了大学本该是一个人知识整合和提升的阶段。
为什么名企喜欢要名校的学生?普通大学的学生觉得很不服气,那时我也这样觉得,非名校的同学也有努力的,为什么要一棒子都打死呢?可是了解了名校学生的学习状态,感受了他们的学习氛围以及对知识渴望的热情,才发现这些学生早已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
就像《年薪百万的年轻人都是怎样生活的》一文中描述的:“那些年薪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拿着高薪,却依然选择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们的状态很不一样,每天都为自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感到振奋,非常积极。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们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的实现使他无穷快乐。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的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了真正的牛人。
我突然很希望弟弟能够好好学习,重新开始,初中知识没学没关系,我们再学一次,哪个科目不好没关系,我们找家教补习,你想上学怕开支太大没关系,姐姐我可以兼职赚钱满足你的日常所需。“这些不是我为了让你上学哄骗你的话,而是我可以实实在在为了你做到的,因为读书一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