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在乐山创办始末
网络资料 故园怀旧 2020-11-16
史海钩沉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于1939年在四川省乐山市成立。学校设有皮革科、造纸科、农产制造科、纺织染科和蚕丝科。开办初期因校舍不足,学校将蚕丝科委托四川省立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现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代办、皮革科委托华西大学(后更名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化学系代办,其余各科均办在乐山,学校办到建国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学生。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前夕,一些有识之士,欲谋振兴中华,主张举办实业,倡导“实业救国”。国民政府准备在南京筹办一所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专科学校,正在筹办之际,抗日战争爆发,为此,该校选在大西南的后方乐山成立。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简称中央技专)于民国28年(1939年)1月创建,同年秋招生。设有皮革科、造纸科、农产制造科、纺织染科和蚕丝科。开办初期因校舍不足,学校将蚕丝科委托南充蚕丝职业学校代办,皮革科委托成都华西大学(现华西医科大学)化学系代办。其余各科均办在乐山。
民国29年(1940年)秋,中央技专租用嘉属联合中学校舍(当时联中迁夹江杜公场)和华新丝厂(现乐山丝厂)茧库作为校舍。收回了外校办的两个科。校本部、造纸科、农产制造科、纺织染科、皮革科设在嘉属联中原校舍内,蚕丝科设在丝厂茧库,各科实验室设在江云庵。
民国31年(1942年)秋,由于皮革科报考学生少,教师也奇缺,学校决定停办皮革科,增设了化学工程科(简称化工科)。此时学校仍设5科,学生约500人,教职工200余人,各科学制由原来两年制改为三年制。
1950年10月,学校更名为“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隶属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校址仍在乐山岷江东岸。1952年10月撤消乐山技专、校名改称重庆纺织专科学校;次月,校名更改为四川纺织工业学校,并交由西南纺织管理局领导。1955年7月,学校更名为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
1984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仍保留成都纺织工业学校。1993年学校更名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历任校长
刘贻燕
(民国28至29年,即1939-1940年在任),英国格拉斯歌大学理学士,曾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安徽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经济部专门委员。
周厚枢
(民国29年至民国30年,即1940-1941年在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曾任国立广东大学、河南大学、东南大学教授,扬州中学校长,曾赴美考察。
张仪尊
(民国33年至民国34年,即1944-1945年在任),国立东南大学理学士,法国里昂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马杰
(民国34年至民国36年,即1945-1947年在任),美国欧海欧大学化学博士,金陵大学化工科主任,中南工学院教务主任,自贡工专校长。
赫颖举
(民国36年至37年,即1947-1948年在任),美国普度大学电工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电信工程硕士,北平辅仁师范、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
裴鸿光
(民国37年至民国38年,即1948年-1949年在任),法国里昂大学理工硕士,曾任河南大学和铭贤学院教授。
郑愈
(民国38年,即1949年至建国前在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毕业,曾任四川大学教授,川大理学院院长、总务长。
教学科研
教学
中央技专各科都分别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课程设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行课时和学分制相结合。该校所设专业和开设课程,都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轻纺工业的理论和技术。因开设的课程较多,学制虽是三年,与四年制大专相差不大。担任教学的教师除聘请的专任教师外(学校先后有百多位教授、副教授担任教学工作),并聘有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抗战期间迁峨眉)的教授来兼课,因此教学质量较高,毕业的学生,多数能在对口的工厂和科研单位担任专业技术工作。
实验
学校还特别注意实验、实习和科研工作,并注意为发展生产服务。校内实验室、图书馆、实习工厂、场地每年都有充实和发展。蚕丝科附设蚕种场一个,每年春、秋二季共制“改良蚕种”3、4万张,发售到乐山、峨眉、夹江、洪雅、眉山一带,对当地蚕丝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农产制造科实习工厂对“全华酱油”和“乐山里香”(一种甜酒)的酿造和研究,都作了一定的贡献。造纸科以嘉乐纸厂为实习基地。纺织科以“川南保险伞制造厂”为实习基地。这对当时学生学用结合,培养专业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乐山技艺专科学校资料:﹙摘录﹚
F乐山技艺专科学校(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39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创建
1944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分校)创建
1945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分校)改建为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其后参见四川:“自贡工业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50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更名为乐山技艺专科学校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撤销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部分)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其后参见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部分)更名为重庆纺织专科学校,现发展为成都纺织专科学校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农学院/部分农业及经济管理系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其后参见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1953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现发展为东华大学
(图文源自网络)
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从初创时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到今天的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从“假旧庙以迎新生”到座落天府沃土犀浦。学校在曲曲折折中奋勇前行,在坚韧不拔中博取生机,在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科学发展。
学校先后七更名称、七变隶属关系、六易办学地址,中途曾一度停止招生。其发展道路之曲折,办学条件之艰辛,在各高校发展史上,却也鲜有。然而一代代纺专人前仆后继,充分发扬“敬业奉献,民主和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纺专精神,怀着实业报国、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坚定决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同舟共济,攻坚破难,开拓进取,终于迎来了学校欣欣向荣,又好又快发展的春天。
民族危难中诞生,创业维艰
(1939-1950)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时期(1939年4月1950年10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中华民族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适应抗战需要,致力于国家生产力量的培植。”公元1939年4月24日,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应运而生。学制初为两年,后改为三年。设五科。
由于时值抗战,民族危殆,办学条件极其艰苦,资金难筹,教师难聘,设备难寻,连校舍也难有着落。初,借乐山城北嘉乐门外江云寺办学,后又连番迁转至徐家碥(原乐山嘉属联中校址)、乐山大业厂区(今乐山一中校址),难于安定,教学工作亦难稳定。
然而,技专的创业者们是坚强的,他们以抗日救国为己任,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专门技术人材,发展生产事业”为办学宗旨,含辛茹苦、艰苦奋斗,使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不仅创办起来,而且不断发展,形成规模,为国家培养了400余名技术人才。
建国建设中成长,曲折前进
(1950-1977)
1949年12月,乐山解放,人民政府随即接管中央技专。从1950年到1977年学校经历了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四川纺织工业学校、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和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成都纺织工业学校等五次更名,三次迁址,五次改变隶属关系,二次院系调整,期间还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内乱等,学校办学呈不稳定状态。近三十年的办学,学校历尽坎坷,历经风雨,时起时落。
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时期(1950年10月—1952年10月)
1950年10月,国立中央技专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隶属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校址仍在乐山岷江东岸。
四川纺织工业学校时期(1952年10月-1955年7月)
1951年9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按照政务院1950年7月28日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的精神,根据西南地区工业建设的需要,决定自1951年10月1日起,将乐山技专交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并决定将农产制造科并入西南农学院。这是学校的第一次调整。
1952年10月10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布命令,撤消乐山技专、校名改称重庆纺织专科学校,校址仍暂设乐山,拟迁重庆,随文附有乐山技专调整方案。方案决定将乐山技专化工科、造纸科并入四川化工学院,蚕丝科并入西南农学院蚕丝系,决定将成都高级染织职业学校与乐山技专纺织染科合并。这是学校接受的又一次调整。成都高级染织职业学校创建于1940年,该校系在成都女子职业学校染织科的基础上接收了成都高级工业学校染织科和省立染织厂的设备后创建而成,属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性质,建校初期设在成都多宝寺附近。同时,决定同乐山技专合并的,还有遂宁农业技术学校纺织科和广元师范初级技术班。
次月,西南军政委员会遵照中央教育部关于统一中等技术学校名称的规定,更改国立乐山技艺专科学校为四川纺织工业学校(简称四川纺校),并交由西南纺织管理局领导。于此,重庆纺织专科学校停建。
1953年5月,高教部决定对四川纺校再次调整,将其大专部调至天津大学纺织系,后又决定将大专部的印染组调整到华东纺织工学院。这是学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进行的第三次调整。
在此期间,学校历经院系调整、专业调整、组织机构整顿、整体迁校成都等重大事件。院系调整工作整整历时两年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亦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但是,学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教师一方面积极服从中央调配,一方面坚定办学信念、努力教学,为国家培养了300余名合格建设人才,为建国初期的纺织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迁址成都:自1953年起,四川纺校隶属纺织工业部,由西南纺织管理局代管。54年初,中纺部决定将四川纺校迁往成都。中纺部投资86亿多元(当时旧币一万元折合人民币一元)修建新校舍。经过短期的准备,10月基本建成,学校开始迁往成都新址——九眼桥附近(今成都12中)。占地36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实习工厂面积1100多平方米。校园总体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结构紧凑,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时期(1955年7月-1958年12月)
1955年7月,根据中纺部指示,学校更名为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1956年11月,中纺部决定将成都纺校和成都丝绸学校合并,校名仍沿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校址迁至丝绸学校磨子桥新建校址。在此期间,办学处于相对稳定和上升时期。
通过合校和迁址,学校占地达85亩,建筑面积15700平米,学校固定资产总额达141万元,图书由1952年的9000多册增加到25000多册,实习实验设备大幅度增加,资产达27万多元。与九眼桥时的成都纺校相比,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时期(1958年12月-1961年6月)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教育战线则开展了教育革命。在社会形势带动下,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学校重建专科教育,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1959年在校学生总数达1149人。
1960年以后的国民经济因过热冒进而急剧收缩,因此学校的大专停办,中专停课,规模压缩到400人。
成立成都纺专:1958年12月,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简称成都纺专)。成都纺校则为成都纺专的附属中专部。党组织由总支委员会改为党委。
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时期(1961年6月— )
1960-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进入了调整时期。
1961年6月,四川省高教局通知“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成都纺织工业学校”。同年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撤销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中专部立即停课。
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当年夏天,专科最后一批学生毕业离校。同时,学校开始组织中专学生复课。1963年,学校迁入三瓦窑校区。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全国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冲击,一度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期间,学校干部、教师对“文革”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抗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革”的破坏,并于1972年恢复招生。
迁址三瓦窑:经省轻工厅与省教育厅商定,1963年初,成都纺校以原九眼桥老校址与东南郊三瓦窑成都十二中的校址交换。其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7927.68m2,其中教学楼为三层楼房。
改革开放中奋起,焕发青春
(1978-1998)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我校抓住这一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成功恢复专科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多类型办学,学校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到了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迅速推进了深化内部改革的各项举措,取得了切实成效,并于1997年成功跨校区征地120亩。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恢复专科建制
为适应社会对纺织人才的需求,同时为学校自身更好的发展,在时任学校领导不懈努力下,1982年,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周晦若、熊季光、韩惠卿等同志提出了409号提案,建议:“将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恢复为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1984年12月,四川省政府批复,正式同意成立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仍保留成都纺校。成都纺专学制三年。
1993年根据国家教委有关要求,学校更名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满足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学校适时扩大校园面积、完善教育教学设施。
1974年学校开始修建综合教学楼,1977年底竣工。从1972年到1995年,学校建成了学生宿舍、综合教学楼、职工宿舍、金工车间、实验楼、运动场、图书馆、实习工厂、学生活动中心等及一些附属设施。
学校先后购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国产条干均匀测试仪等仪器设备500余套。发展现代化教学,组建三个微机室,两个功能先进的语音室和声频传播系统。加强图书馆建设,1997年馆藏图书达到16万册。1993年在国家教委组织的四省十二校金工实习评估中学校名列第二。
实行多类型办学
在纺织工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发挥潜力,挑起重担,除办了专科、中专两个层次外,还办起了职工中专班和职工培训班,实行跨省招生,扩大服务区域。
深化内部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开始全身心地致力于学校事业发展上来,积极学习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先进经验,推进校内各项体制改革。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学校进一步加快了在办学思路、人事和分配制度、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转变办学思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纺织行业进入深刻调整期。为了使纺织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1994年教改研讨会上,学校明确提出了“四据四定”的教改基本思路。1995年,学校又提出了“立足纺织、跨越纺织、服务纺织、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和教改思路的确立对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后学校即以试点专业为龙头,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全员聘任制:1996年,学校对电气系的系主任实行聘任制,这是学校首次采用聘任方式任用中层干部,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尝试。同年10月学校颁发《成都纺专(校)教职工岗位(职务)聘任暂行办法》,实施干部、教师、职工全员聘任。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学校从93届毕业生开始加大毕业生分配改革的力度。明确提出并实施“社会择优”、“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分配方针。改革的结果受到学生和社会企业的好评。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犀浦征地120亩
1992年起,学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学校原已存在的校园面积过小的问题更为突出。1992年9月,学校曾与双流草签了征地150亩的意向性协议,后因故未果。但是扩大校园面积,势在必行。
1996年4月28日,党委决定在郫县犀浦世界乐园附近征地建设新校区。经过艰苦的努力,1997年1月8日,学校与郫县政府正式签署在犀浦征地120亩的征地协议。这一突破性进展是学校迈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步伐,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与时俱进中壮大,科学发展
(1999— )
1999年到2009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十年来,学校党政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新校区建设,完成了老校区置换,强化了办学特色,提高了办学质量,增强了办学实力,促进了校园和谐,学校走上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2006年学校党委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学校被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四川高校领导班子开展‘四好’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学校获“四川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列为四川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2009年学校作为全省地方高校代表参加了全国高校第18次党建会,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2010年学校先后被四川省和国家遴选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建设犀浦新校区
在犀浦征地建设新校区,是学校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点,也是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新起点。学校在1998年于犀浦征地120亩的基础上,分别于2001年征得51.06亩、2004年购买445.06亩原成都市世界乐园。至此,学校占地达616.12亩,是三瓦窑校区的近9倍。1999年1月8日,学校举行新校区建设开工典礼,新校区建设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到2005年底,学校在建设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完成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1-7#学生公寓等基础建设。加上原世界乐园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达137459.36 M2。犀浦新校区初具规模。
2008年4月,学校正式启动北苑总体规划设计工作。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41.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60736M2,预计工期六年,总投资43,924.24万元。
2010年12月20日,学校北苑一期扩建工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项目开工典礼在北苑项目工地隆重举行。它标志着全校师生关注已久的北苑建设工程全面拉开建设序幕。北苑扩建工程是学校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学校在新形势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9月,北苑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分批次投入使用。北苑学生公寓面积3万多平米可供4千学生居住,学生食堂面积1万多平米可供6千学生使用的。北苑总平道路沥青路面铺设、路灯安装也相继完工。与此同时,北苑一期扩建工程图书馆、综合实验楼群项目已完成了施工招标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迁入犀浦校区
为了缓解三瓦窑校区的办学压力,充分利用犀浦新校区的办学资源,1999年,学校就组织了首批学生进入犀浦新校区学习。随后的7年间,学校实行两地办学。2007年暑期,学校完成整体搬迁。
处置三瓦窑校区
2007年,学校配合成都市旧城改造工程,启动三瓦窑校区处置工作,同年7月,与成都市兴南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拆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