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差回来刚下高铁,接到一家餐厅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定了他们的包间晚上用餐,要再确认下用餐人数,不然就要取消了。我一头雾水,随即突然想起,应该是前公司同事预定的,忘了改餐厅预留常用联系人的电话,结果打到了我这。
上一份公司离职时闹得沸沸扬扬很不愉快,彻底撕破脸皮
,在这个好不容易快要忘却的时间点冒出来这档子事,犹豫着要不要知会一声。
不说吧,心里那点可怜的“良知”过意不去,总觉得刻意隐瞒心有不安;但说吧,前辈们书里写的口口相传的事例经验无不说明,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很多麻烦。
纠结再三,还是迈不过心里那道“良心”的坎,找了原来关系不错的直系领导,也只有她,目前还在通讯录里。原本计划着说完就撤,不做过多牵连和纠缠。没想到此人还在不时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无非就是最近过得怎么样之类的,表示一下例行关心。刚开始没觉得怎么样,不痛不痒地回答了几句,没想到还在穷追不舍,进而问到了工作内容如何,打听现公司的组织架构。
不对劲的感觉愈来愈强烈,那种熟悉、厌恶的感觉再次来临——原来就是打着关心的幌子,一再套话罢了。
而正好这些手段,当初她在带我时,曾手把手地教过我,现在居然意思不变用到我身上。
讽刺又可笑,同时觉得可悲。
这样的场面早就见过,原本以为早已麻木,但不可避免,玻璃心再次受到“可预见”的冲击,拔凉拔凉的。都过去那么久了,这些职场套路手段怎么还没变?
一场关于“人心”和“人性”的冲突在脑海里过了无数个来回,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太阳穴,突突直跳。
不难想象从我这里得到信息之后她们的表现:
开会时几个女人聚在一起,当作“重大新闻”叽叽喳喳八卦一通,再把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拿出来咀嚼一番,或嫌弃或鄙夷或嫉妒……总之很复杂又很精彩地发表一通各自的见解,一个上午过去了。
这就是效率,这就是真实。
还有其他许许多多格子间秘闻,现在总结起来:
所谓相识关系一场,原来不过就是算计和套路罢了。
而我之前坚持了那么久,每次那个时候心里会难过,但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还真体会不到,那种“难过”,会切肤。
不过那时总是靠着那腔热血,念叨着“人之初性本善”,以为自己很清醒地独善其身了。
此时才颓然发现,终究不过梦一场,那哪是清醒啊,是身陷囹圄不却自知,或者说知道却不忍心去深入想啊。
02
其实这只是职场生活很小很小的一个片段而已。
很多朋友分享过他们经历过的比这更狗血、更肮脏、更让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就是真实。
但我有一点实在想不明白,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但为什么还是会觉得难过,觉得“痛”?
有人说,有感受、有情绪起伏是因为“在乎”,照这样来说,我还在在乎什么吗?
想了又想,好像没有。
后来发现,用心理学中的“期待效应”来解释,似乎合理一点。
期待显示有所改变与现实没有改变之间的差距,让人失落,所以难过。
那就不要再抱任何期待了。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也不要期待别人改变。将现实与心理预期之间的差距化整为零。
这就是答案。
03
接受或者不接受,事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改变或者不改变,他人就在那里,不离不去。
但放下或者不放下,自我反省和认知却不一样。
慢慢享受这些“确定”和“不确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